公办老师只愿兼职
记者了解到,对于市场化的教育机构来说,邀请名师的竞争现在是愈演愈烈,不少学校打着“高薪留人”的旗号,吸引了大量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为其施教。但是记者与北海幼儿园、北京四中等公办教育机构的老师私下接触后发现,尽管公办机构和民办机构在薪资等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公办的老师更看重职称评选等软件。公办教师很少有人愿意牺牲身份,完全到民营教育机构服务。而且,他们通过利用公办身份,到私立学校代课的方式,照样可以取得丰厚的收入。据说,一个名校的老师,在校外代课,最低收费每小时也在200元左右。一个老师利用寒假短期兼职,一个月收入接近一万元问题不大。
王国欣校长,在目前教育体制下,民办学校只能大量启用退休或离休优秀教师,这就造成了民办学校的教师年龄偏大,知识有些老化。他们办事很认真,他们的教学更多地体现了传统,但缺乏创新。这些现象也不是绝对的,民办学校也可以通过灵活的办学体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实践证明这是有效的。
民办学校对公办教育机构的吸引不是没有过,精诚文化学校的张柯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她放弃了自己公办的身份,依然在精诚教书育人,并且一干就是8年。张柯告诉记者,精诚这样的民办教育机构,给员工提供的宽松氛围是对他们这些公办机构老师最大的吸引。
问题
高薪挖人造成师资不稳
金鑫认为,各家教育机构高薪抢师资,也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师资力量雄厚,在招生时更容易吸引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家长们愿意为名师买单。
王国欣校长表示,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也遇到很多问题,民办学校之间互相挖墙脚的现象更突出,影响了行业的稳定。他认为,一味用高薪挖优秀教师,不是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良方,因为总有比你能出得起更高薪酬的民办学校,所以一味靠砸钱建立起来的师资队伍很不稳定。而这种砸钱挖教师的方式,也有可能助长一些教师的见利忘义的行为,造成有些教师不断“走穴”,不专注于教学,从根本上影响教学质量。
北京假日学校校长路璐表示,名师资源是有限的,比如说大家都希望请到北京的特级教师做机构的老师或者是顾问,而北京特级教师总共不到50名。而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的教育培训机构不下几百个,一个学校请一个名师,试想想不到50个特级教师,需要一人兼几份职才可能满足市场需求。“如果大家都只去挖树,而没有人去栽树的话,总有一天树要被挖光,况且,我们的树本来就不是很多。这样挖来挖去,最后只能扰乱整个教育培训市场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