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止逆反心理
2007-05-21 09:26 来源: 教之初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产生与父母一种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什么话也不愿向父母说,对于父母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甚至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人们把孩子的这种现象称为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即你要求我这样,我偏不这样。而这种情形,最容易引起老师、父母的恼火。而老师、父母越是恼火,对于他(她)越发训斥,这样就使他更加反感,直接影响到与父母老师之间的正常关系,以至于孩子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一是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能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做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情倾向于批判态度。当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自我表现欲望受到妨碍时,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二是社会因素,如老师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等。
12
 论坛精选
·笑一笑,百病消:一首 ·老物件
·89岁老人摔倒,有人出 ·找一个对象吧 不小了
·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五台山的怀抱中,黛螺
·信仰是支撑美好生活的 ·找个小活儿,不在乎多
·急招保安 ·签到啦
·正在看一本书,作者的 ·瞬息万变啊
·天辽地宁——沈阳先行 ·天气预报
·签到啦 ·今日天气
·“亮证逼迫让路”奔驰 ·又走过路过了隆福寺街
·昨天吃美餐娃抽中的小 ·多彩贵州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