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野生动物园千只动物兼职“地震预报员”
2007-05-22 08:43 来源: 北京晨报
 详解用途 甄别动物异常行为成为关键

  “不是对所有动物都进行观测!”北京野生动物园动物专家刘昕晨向记者透露,选择的动物分灵长类、鸟类、笼养猫科动物、半散放动物和表演动物,这些动物中还选择不同地域的动物,比如灵长类动物还细分为亚洲灵长动物、非洲灵长动物和美洲灵长动物等。而对于鸟类的选择也很科学,对猛禽类和普通鸟类分别观察,科学观测结果显示——鸟类中鹦鹉对于地震活动最为敏感,即使鹦鹉也分美洲鹦鹉、澳洲鹦鹉、非洲鹦鹉、亚洲鹦鹉和中国鹦鹉多种。

  刘昕晨说,细分动物是为了使观测结果更为科学,更有代表性。观测人员将对动物的活动进行24小时监控,作为日常资料记录,每周上报。但对于异常行为将进行重点分析,这也是考验观测人员工作能力的一项难题:哪些是异常反应?异常反应如何发生?是受到惊吓还是其他原因?只有无法解释的动物异常行为才会被重点关注,才会考虑这些信息是否会被当成重要信息进行上报。

  动物待遇 “上岗”动物不会单独吃小灶

  刘昕晨说,对于那些肩负“观测”任务的动物,不会让其吃小灶。希望它们越自然越好,越不受外界干扰的动物反应越真实,饲养员会对其身体状况进行观测,只要其保持良好的警觉性和敏感性就行,而不会刻意地把它们养得肥肥胖胖。

  记者还了解到,选择将“表演动物”列入观测群体也有其原因,这主要是它们与人类接触密切,和人类关系比较近,这样可与野生、半散放动物在行为表现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另据了解,目前北京野生动物园内共有五人参与动物观测,他们都具有十年以上的丰富饲养动物经验,均能正常分辨动物正常与异常变化的差异。

 论坛精选
·每天微笑的人,你的气 ·云冈石窟临时闭馆
·一滴水里的海 ·减肥说容易其实一点也
·龟背竹的扦插方法 ·燃气自闭阀的使用
·滑板萌宠 ·#暑期游记
·误会粘纤好多年 ·红领巾公园。
·致敬80后 ·令人发指简直是太太太
·签到 ·预计降雨21时前后开始
·庐山行之——五老峰下 ·座位不是用来踩的
·有点儿多 ·今天收到
·晨练在小区院儿里 ·临时闭园通告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