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
学生是戏谑心态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心理学研究所所长马皑教授说,在他看来,学生们的这些做法没有任何经济目的,更多的是戏谑的心态,是心理上的宣泄。在课堂上拿老师开涮,引起了其他学生的注意,当成一种刺激。
“树立良好的校风,师生间相互尊重是必须的。”马皑教授说,在教学活动中,老师是主导者,控制者,学生也希望从被动地位上升到主动地位。在生活中,老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间相互尊重了,老师也能树立威信,侮辱老师的事件也就不存在了。
网友声讨
校门前拦下当事学生乘坐的车
昨日13时许,在学校的门外已等候着四名网友,在随后两个小时内,网友数量增加到二十余名。一位名为“恶魔”的网友说,他是5月27日晚上在网上看到的视频,当时非常生气,一夜没睡跟网友讨论此事。“这种做法太过分了,希望他们向老师道歉,并向所有的网友道歉。”
16时许,一辆白色金杯车从校门出来,但开出不到两米就被网友拦下,几名学生坐在车里,其中就有视频中戴耳钉的男生、扔瓶盖的男生和一名女生。“停车,下来!”网友们拍着车窗要求学生下车,其中两名学生拿起课本遮着脸弯下了腰。网友们站在车前不让金杯车往前开,双方僵持了约1分钟,在学校保卫处工作人员的干涉下,金杯车才开走。
昨天晚上,网友们仍在网上热烈讨论,有网友声称还要持续去找当事学生。某版本的当事学生QQ号、手机号、住宅电话、家庭住址甚至父母情况被列表公布上网。记者核实两个手机号码发现均不是当事人的。其中一个号码的主人致电本报称其电话被当作学生电话,不断受到莫名骚扰。
北京鼎业律师事务所的王红军律师提醒网友,未经当事人允许公布他人私人信息是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