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量少力大
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虽小,却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大部分微量元素在孕期的需要都有所提高,但并不是“多多益善”。大多数孕妈妈只要保持平衡合理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就可以在食物中得到所需要的量。
铁:铁是胎儿和母体造血系统必需的原料,同时胎儿还要在肝脏内储存适量的铁,以满足出生后4~6个月的需要。
确认怀孕后要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的内脏、瘦肉和血中含有丰富的铁,人体易于吸引和利用。芝麻、红枣、紫米、赤豆等也含有较多的铁,但植物来源的铁吸收率较低。因此,孕妈妈最好每周或隔周吃1次动物肝脏。
锌:锌摄入不足可导致孕早期流产,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此外,妊娠后期摄入足量的锌,产妇自然分娩的机会就大。
动物食品中的锌比植物中的锌易于吸收。生蚝、牡蛎、猪肝、口蘑中含锌较高。
碘:孕中晚期缺碘可造成胎儿发育不良,引发早产或先天畸形。
食用含碘盐,多吃海带、紫菜、香菇等可以补充碘。建议每周吃两次瘦肉海带汤或紫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