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中,质监部门有关人士表示,为了不过多干预企业的正常生产,同时也出于合理分配执法资源的考虑,目前对于小企业、小作坊的巡查、检查次数和频率远远高过了对这类知名企业的检查。像对皖毛毛这类企业的巡查每年大约进行一两次,如果企业被利益驱使,又在侥幸心理的作用下故意造假,监管将难免“疏漏”。而类似的法人企业、知名企业“明知故犯”,也正是目前监管工作中难度最大的。
6月16日,根据群众举报,安徽省、合肥市质监部门对合肥皖毛毛速冻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突击执法检查,现场发现该企业将过期粽子更新包装标识后准备销售的违法行为。这些两年前的粽子已经分不清米粒形状,变成黏糊糊的乳状物,气味恶臭,正在被换下发黑的粽叶,“披上新装”准备对外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