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韩国经济十年风雨
2007-07-03 08:37 来源: 商务周刊
“金融危机已经过去10年了,为了下一代,为了后人,现在是时候公开一些隐藏多年的秘密了。”在与韩国前副总理兼财经部长林昌烈见面时,他拿出一个为了撰写自传而珍藏了很多资料的粉红色盒子,对远道而来的《商务周刊》记者说。

  在韩国,有人视林昌烈为将国家从金融危机中挽救出来的“国民英雄”,也有人谴责他出卖了国家的经济主权,让韩国沦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殖民地”。

  在1997年11月至1998年7月短短8个月的任期内,林昌烈经历了国民经济陷于崩溃、政权更迭、博弈IMF、为寻求援助与美国、日本展开政治角力等等惊心动魄的时刻。而在林昌烈心底最难忘记的,还是从1997年11月19日上任到12月24日与IMF最终落实援助方案的那30多个不眠日夜。

  “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林昌烈对记者回忆说,1997年11月19日,林昌烈接过助手的工作报告,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报告赫然显示,韩国可用外汇储备只有142亿美元。而官方公布的数字表明,韩国公司所欠的即将到期的债务为650亿美元。

  几个小时前,林昌烈刚刚从青瓦台总统府接受了金泳三总统对其副总理兼财经部长的任命。这已是一年内他第二次被调职。上一次,是8个月前他就任韩国贸易部部长。

  “我已经无法退缩,也不能退缩。”有着极强民族主义感和使命感的林昌烈认为,“带领韩国走出破产的边缘,可能是我作为政府公务员为韩国人民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上任第一天,林昌烈在中央政务区的财经部大楼里一直待到深夜。经过长时间的沉思,他理清了自己的思绪——自己面临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援助,要么寻求债权国中央银行、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对韩国的支持,展期韩国公司所背负的短期贷款,同时小心翼翼地进行金融部门和公司的重组改革,解决货币流动危机。选择哪一条道路,林昌烈自己还不是很确定。

  第二天,林昌烈发表公开讲话,表示即使没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韩国也会尽一切努力生存下去。他表达了迫切希望寻求美日援助的意愿,并直接声明,“我们是基于国家利益而寻求援助的……如果韩国货币贬值程度超过其价值,日本经济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看得出来,林昌烈是想要先试探一下第二条路是否走得通。“如果日本能够延长我们的短期贷款期限,我们还是有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金融危机的。”然而,几个小时后的一次会谈彻底打消了他一厢情愿的美好希望。

  当日的晚餐会上,林昌烈会见了来自IMF的斯坦利·费希尔,在场的还有来自美国的特使。费希尔向林昌烈传递的讯息是:我们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帮助韩国,就等你们发出请求了。美国特使的表态也相当明确:如果韩国接受IMF的帮助,美国将帮助韩国;如果不接受IMF,美国将不会考虑提供支持。

  话音一落,林昌烈猛烈地咳嗽了几下。这是他的老毛病了,但事实上,这也是为了掩饰他听到此话后无比失望的表情。

  11月21日,韩国可用外汇储备跌至128亿美元。一大清早,林昌烈一刻也等不及地赶到青瓦台。林昌烈首先向金泳三汇报了IMF和美国特使的意见,然后语气沉重地说,“瞧,美国人的态度就是这样,如果我们不接受IMF的援助,就无法得到资金支持。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寻求IMF的帮助。”金泳三接受了林昌烈的建议。

  当晚,金泳三总统举办宴会,向各总统候选人通报了政府将接受IMF“接管”这一消息。三位总统候选人,包括后来当选的金大中,都表示同意。

  11月22日,林昌烈发表官方声明:韩国将会寻求IMF的援助。

  11月26日,IMF工作组抵达首尔。当日,韩国可用外汇储备已经降到107亿美元。这个数字把刚刚抵达首尔还没来得及倒时差的IMF专家们吓了一跳。

  通常,IMF的援助方案从讨论到真正拿到钱,至少要花一个月的时间,但林昌烈看看手中即将殆尽的外汇储备和一个月后就要到期的几十亿美元贷款,决定将这一过程尽可能缩短。将这一消息传达给IMF工作小组后,双方的谈判立即开始。

  谈判伊始,韩国人做了充分准备,一方面悲痛地向IMF代表团道歉,“现在的情况十分糟糕,这么晚才邀请你们,我们对此感到很抱歉”;另一方面,林昌烈又在积极组织专家队伍,来研究和反驳IMF所提出的关于援助计划的每个附加条件。

  IMF要求政府关闭那些与家族财团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商业银行,林昌烈回答说,“不。”他提醒IMF的官员,“在韩国历史上,财政部从来没有关闭过任何一家金融机构。”

  IMF要求韩国提高利率至30%,以吸引外国投资者的资金,林昌烈又予以了反驳:“韩国公司的金融结构同美国以及其他工业国家不一样,他们是韩国经济的支柱,如果强迫执行30%的高利率,将意味着很多韩国公司要破产。”

  IMF给韩国制定的GDP增长数字为3%,林昌烈也不同意,他认为,韩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保持良好,过低的GDP增长要求会束缚韩国经济的发展。

  你来我往的谈判较量,终于在11月28日这个周末形成了基本的意向:韩国承诺纠正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提高监控力度、开放度以及透明度,但此承诺没有设定确定期限;对于关闭商业银行的建议,韩国政府仅承诺关闭一家;而在利率这一点上,意向书建议中央银行运用它主要的金融工具,将隔夜拆借率提高几个百分点。

  但这个经林昌烈等人力争得来的意向书草案,显然无法让IMF和美国满意,他们认为,韩国做出的让步太少了。

  就在此时,林昌烈出访了日本。此行的目的不言而喻,林昌烈深知IMF和美国不会放弃原有的立场和要求,韩国面临的局面将很尴尬;但如果能够和日本政府达成某种援助协议,韩国的境况就会宽松很多。

  林昌烈的算盘是这样打的:日本银行在1997年1—11月期间贷给韩国公司的款项数额高达150亿美元,这比当时韩国的外汇储备还要多。如果能够获得这些短期贷款的展期,韩国不仅立刻减轻了很多外债负担,而且也为自己与IMF的谈判增添了筹码。

  林昌烈在东京见到了日本财务大臣三冢博,但三冢博明确告诉他:日本愿意支持韩国,但必须在IMF的方案框架下。言下之意,韩国应先与IMF完成谈判,敲定协议细节,然后日本才会对韩国施以援手。

  林昌烈彻底失望了。在首尔,还有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正在等着他。林昌烈就像一个无路可逃的猎物,只能硬着头皮向明知是陷阱的方向走去。

  11月27日,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戴维·利普顿抵达首尔,他带来了美国财政部长鲁宾的讯息:“如果韩国人愿意采取果断的措施,改变他们的经济运行方式,美国就会帮助他们,如果他们不愿意,美国就不会帮助韩国。”

  利普顿的出现不仅给谈判定下了基调,而且向韩国人表明了美国可以在幕后对IMF施加影响。谈判中的林昌烈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在双方协商过程中,利普顿有时会利用休息时间把IMF的官员叫出去谈话,而无一例外的是,每次这位官员一回来,他的立场就发生了变化。”

  12月初,韩国可用外汇储备仅余57亿美元,林昌烈没有任何时间再犹豫了。他接受了IMF提出的大部分改组计划,但在利率问题上,林昌烈依然想做最后的努力。他在等待一个人的到来,这个人就是IMF常务理事米歇尔·康德苏。

  12月3日大清早,康德苏和他的夫人抵达韩国金浦机场,在被一堆记者“围攻”之后,康德苏立即赶到林昌烈的办公室。在那里迎接他的,是林昌烈和韩国政府在谈判桌前所做的最后挣扎。

  双方争论的焦点放在了利率水平上。为吸引外来投资者,康德苏认为目前的韩国的利率水平应该翻倍,从12.5%提高到25%。林昌烈表示了他的极大担忧,他担心这会影响韩国的众多高负债公司。但康德苏的答复是——高利息政策是IMF的传统处理方法,必须实行。

  面对强硬的康德苏,林昌烈知道自己根本就无牌可打了。最终他选择了让步,不过林昌烈还是表现了韩国人的顽强,聪明地要求对方在关于利率的这一条协议上加上了“暂时”一词。林昌烈暗下决心: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实施好利率政策,然后尽可能地降低利率,避免更大的损失。事实上,自1998年2月17日韩国经济状况好转之后,利息便开始下调。

  12月3日下午6点半,韩国终于签署了“城下之盟”。协议规定:IMF将给予韩国一揽子贷款超过550亿美元,韩国同意采取一系列措施开放经济,以获得更多外国资金,并提高金融领域的竞争,同时削减韩国家族财团所欠的银行债务。

  谈判结束后,市场给予了积极响应。12月3-5日,韩元对美元比价上升2.5%,股票市场反弹15%。

  眼看着一切都在向良好方向发展,林昌烈没有想到,自己却在这时经历了金融危机期间最困难的时刻。

  与IMF达成的协议,遭到了国内平民百姓和媒体的强烈谴责。韩国权威报纸《东亚日报》的一篇社论这样悲叹到:“接受IMF接管,相当于丧失了国家的经济主权。”这样的评论让有着强烈民族精神的林昌烈很受打击,然而,令他更感到挫败的是,原本表示支持IMF接管计划的总统候选人金大中竟然对他“倒戈相向”。

  12月6日,面对民意不利于财经部和IMF协议的情况,金大中的竞选团队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如果我们当选,我们将与IMF重新谈判!”鉴于金大中已经铁定将成为新一届总统的候选人,他的立场转变不仅将林昌烈和财经部置于民意的对立面,成为了“孤家寡人”,而且更危险的是这一转变给市场带来一片恐慌。

  12月18日,韩国总统大选。这一天,韩国经济危机也史无前例地陷入最危险的崩溃边缘:刚刚开始回升的韩元又跌到了1630兑1美元的水平;可用外汇储备降至39亿美元;更糟糕的是,林昌烈还收到了一份世界银行发自华盛顿的关于推迟提供资金的急电。

  第二天,金大中当选为韩国第15届总统,然而,此时的韩国随时都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林昌烈顾不得新总统将自己置于的尴尬境地和政治忌讳,金泳三总统结束任职当天,他就要求与新总统会面。

  面对新任总统,林昌烈一字一句的说:“如果您改变了支持IMF援助的主意,您将接手的就是一个近乎破产的韩国政府;如果您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您就必须同意IMF的协议。”

  经受了7年牢狱之灾的金大中总统以“反独裁”和“争民主”的旗号获得了广大韩国人民的支持,他自然深知顺应民意是自己最大的后盾,更深知林昌烈这些话的份量。24个小时后,金大中最终接受了林昌烈的建议。在当选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公开宣布,新政府将支持IMF的援助协议。

  至此,林昌烈终于能够松上一口气了。他很清楚,只有当韩国的政治局势明朗,而且金大中也干脆地答应经济改革之后,市场尤其是外国金融机构才有信心兑现自己对解决韩国严重经济问题的承诺。

  果然,12月24日的圣诞节前夜,IMF承诺在30日前向韩国提供100亿美元的资助,同时,七国集团也纷纷同意对韩国的短期贷款展期。

  召开记者会宣布这些消息之后,林昌烈和财经部的属下在凌晨聚在一起会餐。餐馆的电视中正好播放着韩国国民听到国家度过危难时刻的新闻。“我们终于可以吃得起饭了,”电视里的大叔高兴地拍手说到。而只有在此刻,林昌烈才感到,自己终于实现了对韩国人民的承诺,但那是一种非常心痛的感觉。
 论坛精选
·#热爱阅读小达人 ·南京鼓楼医院院长被人
·我爱阅读 ·品味老北京小吃
·山西太原一小区发生爆 ·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被
·热爱阅读小达人 ·温榆河芸上梯田油菜花
·老好喝了……喝鸡汤 ·《长袜子皮皮》读书分
·北小河公园 ·美的集团收购Teka集团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小达人 让我
·有医生朋友说,如果去 ·热爱阅读小达人
·随手拍夕阳 ·热爱阅读小达人
·阅读《西游记》有感 ·热爱阅读小达人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