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和环境过于沉闷
商场为顾客提供休息区,并不像购物环境那样舒适、时尚。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京城多数商场辟出的休息区环境过于沉闷。君太百货卫生间旁的休息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这里只有一排椅子和两个公用电话,椅子对面就是墙壁,而且这上方正好安装了扩音器。听觉上的高分贝广播音,加上面壁思过式的视觉感,坐在休息区感到有些压抑,惟一轻松的可能只有双腿了。
商场休息区的设置,只注意到了“歇脚”功能,却忽视了它的舒适性。大多数休息区只有简单的一排椅子,除此之外难寻其他可以帮助顾客打发时间的东西。
这是中友五层直梯处的休息区的情景:一对情侣相互依靠着闭目养神,一位外地男子在摆弄手机,另两位中年妇女若有所思的样子……总之一幅沉闷的休息区写生图。与这里一墙之隔的通道休息区则布置了青藤、秋千椅,而且悬挂了窗式壁画。这个视野被遮挡的区域立刻呈现了生机,如同坐在花园里小憩。这里休息的顾客,脸上绽着笑容,大家谈兴很浓。
其实,在休息区内悬挂一些装饰性的壁画或者摆上几份当天的报纸,甚至几本期刊杂志,会让在这里休息的顾客感到身心放松。
提高意识 充分利用空间
虽然《北京市大型商场超市购物环境规范(试行)》中规定,顾客休息区或场所的面积应相当于营业面积的1%-1.4%,也可在各楼层分别设立相应数量的休息座椅。同时,规范中还提到“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这句话含糊,商家在实际操作中也理解不一,座椅之外的“服务设施”,最多就是配套的桌子了。
北京工商大学洪涛教授认为,现在一些商场对休息区的设置和环境营造方面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商家为了提高营业额,最大限度地增大货位面积而相应减少了休息区空间,但是对休息区的忽视也会影响商场的营业额。作为商家,“首先要提高意识,利用好商场的边角空间,辟出更多环境优雅的休息区。”洪教授强调。第29届奥运会期间,北京的客流量会有增加,如果仍是现在的情况,商场休息区可能会“爆满”。另外,应该在商场内部增加引导标识,让有需求的顾客可以方便地找到休息座位。同时,也应该考虑顾客的特殊需求,辟出不同类型的休息区,如吸烟区、儿童游乐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