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功
“餐饮业没有大事,也不是钱砸出来的,只有关注细节,才能得到顾客的认可,才能有企业的长足发展。”眉州东坡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郭晓东反复向记者强调这个细节的重要性。
关注细节对于眉州东坡来说不仅是企业迅速成长的秘诀,也是王刚董事长从创办眉州东坡起始终贯穿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
话还得从头说起。199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彻底改变了王刚的命运。一天,中医药协会的工作人员在王刚工作的白石桥东坡酒家用餐,觉得这家东坡酒家经营得很有特色。加上这时中医药协会经费紧张,希望通过出租协会的一块空地来弥补经费不足。于是,他们就找到了当时担任厨师长的王刚,希望王刚可以考虑租下位于朝阳区樱花东街甲4号的空地做川菜馆。
但是,当时王刚银行账户上只有1万元存款,而开店需要投资120万元。于是王刚在2个月内向朋友借钱,凑够了120万元。1996年6月6日,王刚的第一家眉州东坡酒楼顺利开业。
对于自己的第一家店,王刚格外细心呵护,极力将菜品和服务做到最好,让顾客处处体会到眉州东坡是一家注重细节的酒楼。在酒楼开业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王刚就还清了全部借款,还掘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1997年,第二家店团结湖店开业。1998年,第三家店大望店开业……
2000年,王刚已经拥有4家分店。然而,王刚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又开始筹划他的旗舰店,也是第五家店亚运村店。经过考察,王刚觉得华汇虽然比较荒凉,但考虑到北京正在申办奥运会,如果北京申奥成功,亚运村将是北京优先发展的区域,眉州东坡也可以借势发展;如果申奥不成功,亚运村凭借本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也会有很好的发展。
2001年4月18日,总面积为3200平方米的亚运村旗舰店顺利开业。眉州东坡也成为华汇美食街的第一家餐饮企业。“当时,很多业内人士并不看好眉州东坡亚运村店。因为,3200平方米的庞大体量在当时的餐饮界也是很少见的,加上亚运村远没有现在的繁华,如何生存下来似乎成了一个问题。”郭晓东说。
这种担心似乎成了多余。开业1年后,眉州东坡的营业时间从晚上的12时,逐渐延长到凌晨2时、凌晨4时……一直变成了全天的24小时。
对于出现这种火爆情况的原因,郭晓东的解释是关注细节才得到了顾客的认可。“冬天,我们给顾客准备热毛巾。夏天,我们给顾客的是凉毛巾。上菜时,我们会根据颜色、荤素来搭配摆放,给顾客一种舒适的感觉……”
今天的眉州东坡酒楼已经由当初单纯经营餐饮的小饭店发展为一家以餐饮为主,食品加工、超市、物流为辅的大型餐饮集团。但现在的成绩还远没有达到王刚希望的理想状态。“今年,我们打算在北京再开3到5家眉州小吃、3家中餐馆和两三家火锅店。”郭晓东透露说。

专家问诊
未来商业以汽车时代尺度考量
北京的餐饮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位于城市中心区域,服务全城的商业集群,如簋街;另一类是服务区域商圈。华汇美食街从地理位置和现在的客群特征看,还属于区域性商业街,但是其又与北京其他的餐饮街有着不同之处,即它还处在成长阶段,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环境决定了其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北京城市的建设格局是具有跳跃性的。为了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北京在北边建设了望京、天通苑、回龙观等大型社区,极大地改变了北京城市格局。由于这些新建大型社区与北京中心区之间的距离较远,很多居民是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由于汽车的代步功能和灵活性扩大了人们社会生活的范围,因此这些区域实际上已经属于华汇美食街的商圈辐射范围。华汇美食街在交通上北接这些大型社区,南接成熟的亚运村社区,与未来的奥运功能区毗邻,无论在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还是商圈的辐射范围,都应以汽车时代的尺度去考量,因此随着北京城市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华汇餐饮街呈现出不同于现有商业街轨迹的跳跃式发展。实际上,华汇美食街仅仅是北京初步进入汽车时代的一个代表,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商业需要我们以汽车时代的尺度去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