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产行业服务质量不高是制约房地产发展的软肋
2008-05-26 13:12 来源: 新浪房产

  服务拐点

  整个行业同时面临银根紧缩和调控政策全面深化落实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自身又要面对公信力微薄、社会声讨不断的窘境,要在新的行业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房地产企业不得不主动或非主动地对本身的发展战略做出调整。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在银根紧缩之下,资金无疑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开发商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一个共同的问题——融资,一些大的企业迫于发展的需要,纷纷走上市的道路,或者寻求其他的基金和投资伙伴,拓宽融资渠道,以加速企业扩张的步伐。

  德国和日本的住宅产业化率高达70%,而我国的住宅产业化率据估计仅为20%。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既能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又降低成本,缩短制造周期,也相应缩短投资周期。房地产商已认识到这将成为决定行业洗牌的重要标志。

  这些战略调整,无论是资本运作,战略扩张,也无论是转变产品生产模式,推行住宅产业化,为的是树立和维持品牌形象,提升产品价值,增强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经历着粗放式发展经营向集约化发展的转变,房地产行业正在走向成熟,而服务水平,正是衡量一个行业成熟程度的标准。

  然而服务仍是房地产行业发展软肋。成熟的商业要求更上乘的服务,目前房地产行业的服务却仍然纠缠于合同文本不平等、面对消费纠纷不负责、物业收费不透明,甚至利用面积误差占取消费者利益这等基本的诚信问题。一些房地产开发商责任心不强,前瞻性欠奉,导致服务理念难以提高,更不能将服务质量问题视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房地产行业归根到底也是一个服务行业,与其他成熟的服务行业一样,服务质量也将包揽于产品价值之中。作为产品价值评价的重要环节,房地产业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如何,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度,影响到消费者及潜在消费群体对房地产品牌的认同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品牌意识逐渐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行业集约化程度的越来越高,地产行业也同样存在产品同质化的趋势,中国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从产品竞争层面步入品牌竞争层面已成为必然。

  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拥有一定的品牌资产,企业才有可能保持长期的增长。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拥有高知名度和偏好度的品牌,能够降低项目推广成本,有利于项目销售,并且带来更高的消费者忠诚度,使产品占据市场优势。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益成熟,房地产品牌形象作为消费者认知的第一要素正逐渐凸显。品牌建设,从提高服务水平开始。因为品牌偏好,直观地体现在对优秀服务的选择上。

  对于消费者而言,房子不再仅仅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还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买房子不仅仅是买一个建筑物,还是买一种环境和服务。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也不再仅仅是单纯的买房子和卖房子,更是买品牌、卖服务。

  外部宏观调控政策进入全面深化落实的新阶段,社会范围内对行业整体服务质量的质疑之声不断;内部发展战略调整,自身品牌发展与长远利益的要求之下,2008年楼市,迎来服务的拐点。

 论坛精选
·“特普会”几个细节不 ·固话月租费哪里交?
·地铁 ·朝阳公园
·老师让下次考好,回家 ·今天做了孩子们碎碎念
·去趟泰国吃中国烤羊肉 ·八月又抓住了一个
·一虾两吃 ·成功打了个埋伏
·周末潮热……午饭 ·京禧市集里京平生鲜开
·拿出大招了,第四季度 ·#暑期游记#日新月异
·请问下邻友们,这个不 ·文化弱民?
·北京市志愿者装备 ·雨后望京即景
·小孩儿脸似的,一会儿 ·从样品到批量:PCB制造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