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朝霞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女性,年龄62岁,现病史:左眼流泪,流脓2年,曾在中日友好医院做激光治疗(具体不详),1月后发现症状无好转,来我院就诊。
泪道冲洗:左:上冲下返,下冲上返,通而不畅;
右:上冲下返,下冲上返,大量脓性分泌物,不通。
二、治疗材料
泪道冲洗针,5ml注射器,氯霉素滴眼液,生理盐水,0.5%丁卡因滴眼液。
三、治疗方法
0.5%丁卡因滴眼液滴眼1min,5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由泪小点垂直进针约2mm,把冲洗针向颞侧转90°放平伸入泪小管,推入生理盐水,观察盐水返流情况,液体性状,粘性还是脓性等。探通:将泪道冲洗针变为探针,穿过泪小管进入泪囊(落空感,并可探及泪骨壁),冲洗。注射器抽氯霉素滴眼液重复上述步骤。
冲洗液自另一泪小点返流并同时伴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者为鼻泪管阻塞合并慢性泪囊炎
四、治疗时间
经过3个月治疗,每周1次
五、疗效判断标准
1.治愈:泪道冲洗通畅,无黏脓性分泌物,泪溢消失。
2.好转:泪道冲洗较通畅,无脓性分泌物,泪溢减轻。
3.无效:泪道冲洗不畅,泪溢或伴脓性物。
六、治疗结果
泪道冲洗:左:上冲下返,下冲上返,通而不畅;
右:上冲下返,下冲上返,少量粘性分泌物,探通冲洗较通畅。
症状:患者诉泪溢较前明显减轻
结果:好转
讨论:
慢性泪囊炎为泪囊病变中最常见者,主要症状为泪溢,泪溢使泪囊部皮肤潮红、糜烂,出现慢性湿疹表现。挤压泪囊区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但因不直接影响视力,经常会被患者忽视。
正常情况下,泪液得以进入泪道,必须靠泪点对泪液的毛细管虹吸作用,泪点必须贴近眼球且正对泪湖,才能发生有效的虹吸作用,当泪点狭小或偏离泪湖时,虹吸作用遭破坏,必然引起泪溢,泪道冲洗,从泪小点进针,对狭小的泪小点通过泪点扩张器进行扩张,加强泪点虹吸生理功能,
危害:慢性泪囊炎是眼部的感染病灶,泪囊中的致病菌及脓性分泌物返流到结膜可引起结膜炎症,角膜存在损伤的情况下,可导致角膜溃疡,角膜穿孔造成失明。眼内手术则可引起眼内炎,全眼球炎。因此也称慢性泪囊炎是眼部的“定时炸弹”。
治疗:多数是继发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后,因而其治疗唯一的途径是解除鼻泪管的狭窄或阻塞。治疗有激光,泪囊鼻腔吻合术,内窥镜手术,人工泪管植入术。
结论:
1流泪是眼科疾病的一个很重要的症状。泪囊炎是一种应引起重视的疾病。
2泪道冲洗是一种诊断方法,在基层医院也是一种治疗方法。
3在基层医院,单人操作,适时掌握病情,改变治疗方法,方便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