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高血压治疗应注意的问题
2008-10-31 08:13 来源: 望京网

                                                                      ----张莹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可干预因素。老年人高血压如控制不良,则可引起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因素。
    1 老年人高血压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1 脉压[1,2]  脉压增高是老年人高血压应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多数老年人高血压表现为脉压增大,脉压增大是反映动脉弹性差的指标,脉压越大反映动脉硬化程度越严重。脉压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脉压每升高10mmHg,患心血管病的危险就增加1.19倍。脉压越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越厚,检出斑块的危险越大。脉压与女性动脉内斑块形成有较强的关联。
    1.2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人最为常见的高血压类型,收缩期血压的增高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对心脏、肾等重要脏器的致病作用大于舒张压,而加强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防治则可减少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有:①年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明显升高;②性别,老年女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升高的幅度比男性显著;③超重,超重和肥胖可增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
    2 老年人高血压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药物治疗 六大类降压药,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醛固酮等均可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合并脑供血不足宜选用ACEI钙拮抗药和利尿药;合并肾功能受损宜用ACEI和钙拮抗药;合并心衰宜用ACEI,不宜用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硫氮卓酮)可用氨氯地平;合并糖尿病可选用ACEI或钙拮抗药;合并冠心病选择长效钙拮抗药或β受体阻滞药是有益的。
    2.2 心理治疗 老年人高血压中有一部分为“白大褂高血压”,另有一部分为生气烦恼后血压升高,平息后好转,说明心理变化对血压的影响在治疗中的重要性。据病人的心理特点区别内向投射性心理与外向投射性心理,采取不同的心理对策,以纠正心理认识偏差。据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如焦虑、忧郁、急躁等进行心理教育,使其配合治疗。
    2.3 其他治疗 对初次发现血压超过高血压标准不多的病人先建议用改变生活方式的方法,如运动疗法、饮食疗法。
    2.4 健康教育[4]根据高血压及老年人的特点,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老年人对高血压加深认识,了解到有关高血压的知识及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更好的配合治疗。
    2.5 高血压前状态[5]
美国关于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的全国联合委员会的第七次报告中首次提出将收缩压120~139mmHg或舒张压80~89mmHg列为高血压前状态。高血压前状态强调作为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不需要用药,而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限盐、合理饮食、坚持运动、控制肥胖。
    3 治疗中的误区
    3.1 盲目用药,滥用药品 治疗学的最高目标在于延长生命,减少事件同时提高生活质量。而有的临床医师在发现高血压后不分析原发性、继发性,是否为一过性高血压,而急于给药,用药过程中不按最新的临床指南选药,用药针对性不强。
    3.2 片面用药,配伍不当 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治疗措施亦应采用综合治疗,尤其初发高血压,在血压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宜先用非药物治疗措施,如改变生活方式、运动疗法、饮食疗法等,同时药物治疗期间也可配合以上治疗;另注意药物的搭配,不可同一种类药物叠加使用。
    3.3 未体现“个体化”原则 不能适时据病情的变化改变用药,对某些个体化倾向较大的药物,不能因人、因时、因病情而异。如β受体阻滞药、利尿药的配伍等,对病情变化或血压控制不理想时,不能及时调整剂量与药物。
    3.4 血压越低越好 有人认为血压降的越低对病人越有好处。对老年人而言,研究表明,血压降的太低(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65mmHg)可增加脑卒中的危险性;收缩压在130~149mmHg,舒张压在65~74mmHg时脑卒中发生率最低;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75mmHg时脑卒中的发生率随血压的升高而增加,提示降血压“越低越好”不是老年人的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1 吕 敏,师绿江,史  平,等.中老年人自然人群脉压和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139~1142
    2 陈培瑞.培哚普利加利尿药对高血压病患者脉压的影响.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3,12(2)︰60
    3 吴锡桂,段秀芳,黄广风,等.我国老年人群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6)︰456~459
    4 苏红颜,余同珍.老年高血压患者和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105~106
    5 胡大一.我对Prehypertension的思考.中国医刊,2003,38(12)︰59
    6 王拥军.高血压与脑卒中.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6)︰574~576

 论坛精选
·南京鼓楼医院院长被人 ·我爱阅读
·品味老北京小吃 ·山西太原一小区发生爆
·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被 ·热爱阅读小达人
·温榆河芸上梯田油菜花 ·老好喝了……喝鸡汤
·《长袜子皮皮》读书分 ·北小河公园
·美的集团收购Teka集团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小达人 让我 ·有医生朋友说,如果去
·热爱阅读小达人 ·随手拍夕阳
·热爱阅读小达人 ·阅读《西游记》有感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小达人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