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
同质楼盘降了1500元
新项目开盘,地段更好,价格要低1500元/平米,同比计算首付亏掉了。
9月份的一天,许东发现了一个广告:是这个楼盘开发商做的另一个项目,风格、品质与自己购买的楼盘基本一样,而且是现房,起价不到4000元/平米;而他买房时均价5500元/平米,他买的一期高层6000元/平米。
10月初,新项目开盘了,地段更靠近中心城区,许东了解到的价格比自己购买的估计要低1500元/平米,现场人气挺旺,卖得很火。
他同比算了一下,首付应该亏掉了。许东心里很不是滋味。妻子本来就不同意买,这下难免会絮叨;但热闹的现场又让他心存一丝安慰,人气好说明短期不会大降,将来没准还能涨回来。
其实,许东不算在家里太受气的,他的同事陈朋比他郁闷多了。
为了结婚,陈朋当初在燕郊另一个楼盘买了房,价格5000多元/平米,如今该楼盘流行“价格面议”了,陈朋的妻子打听到的小道消息是,有人将价格谈到了4000元/平米以下,尽管当时是她自己主张买房的,但她还是天天抱怨陈朋没有把好关,非闹着他想办法退房。
想买房给公婆住的女同事相丽也遇到了麻烦:老人改变主意了,坚决不住燕郊。相丽倾向于退房,一直在想办法,可找门道谈何容易?
没凑够钱的男同事倒成了最幸运和舒坦的一位。
和其他投资行为一样,“逢低买入逢高卖出”永远是理想。
在燕郊投资者中,高点被套的状况占主流,许东尚未见过哪个人投资燕郊房产套现赚了大钱的,有一同事的朋友在2008年底套现出局了,据说还赚了点,仔细打听也算不上特别幸运。
他出手得早,当时买价没超过2000元/平米;2007年楼价达到顶点时,这套房可以卖到5000元/平米以上,但他觉得还能涨不愿意卖;等到2008年,4000元/平米也没人接手了,最终套现价3000多元/平米;赚是赚了点,但没有太多值得高兴的理由。
2009年1月
退房无果只能收房
有一半的人选择了收房,仍有少部分人寄希望于把房子退掉。
降了怎么办?退吧!这是大多数人最初的想法。
有人成了牵头者,带领大家退房。
先是给楼盘找毛病,拒绝收房。有人发现小区窗户玻璃框和承诺的不一样、地板有换材料的嫌疑、小区的树木还没栽起来、园内的亭子成了变电设备……
在许东的印象中,牵头想办法退房的人换了两拨,有规模的谈判活动有三次。
一位业主在和开发商协商的过程中,与保安发生了冲突,那个业主好像自己拿东西砸自己的头,然后躺在地上不起来让人赔;一些牵头组织的人在一次集体活动后,逐渐没了声音,大家怀疑他们被开发商收买了。
许东很清楚,退房不像说的那么简单,而这两件事也让他没了退房的心思。
1月20日是最后的收房日期,在1100多个买房人中,有500多人和许东一样选择了收房,仍有少部分人寄希望于把房子退掉。
许东在办理收房手续时碰到一位与他年纪相当的业主,他的一席话很受听。
燕郊的价格长期来看还是能慢慢涨回来的;老人们更适合离开城市,住在燕郊。而且收了房,家人们也不会再过多地讨论这个事情,可以更专心地工作了。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①寒风中苦等四天只求一房。2006年12月1日,燕郊某项目开盘,引来千人排队购房。
②2008年秋季房展会上,销售已不如往日的燕郊楼盘进京大力宣传。
③2008年6月14日,几十名业主聚集在燕郊某项目售楼处前抗议开发商降价,要求补偿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