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京韩国人:安成焕的中国15年
2009-03-02 14:08 来源: 搜狐

负责中国市场的他,悄悄地将自己的个人新目标透露给了《中国汽车》:近景是5年内销售额达到6亿美元,远景是超过其竞争对手TRW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

“韩国万都最初学习的是英国卢卡斯技术,后来这家公司被TRW收购了,但他们仍是我们的老师。”在他心目中,能超过“老师”,才说明自己真正做得好。

其实直到今天,安成焕也还在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据他介绍,万都公司的内部网上有许多培训的课题项目,员工随时可申请学习,只要考试合格,公司就给予补助,只有达不到要求的成绩,才会让员工自己付钱。一个科目大约需1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0元),每个月的课都不一样。他每天都要抽出一两个小时参加学习。

不习惯“不负责任”

看到安成焕介绍的万都客户比例,难免让人不解,既然有如此多的客户,为何除了三家大客户,其他客户的配套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余的厂商都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

提起此事,安成焕一脸无奈,显然心有苦衷。

以前在韩国时,安成焕到欧美等西方国家出差比较多,还在马来西亚工作过三年。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他,渐渐习惯了以跨国公司的视角看问题。后来来到中国,才发现中国文化跟西方和韩国文化都有如许大的差异,“中国人好像都习惯于买10个而先说要买100个,刚开始我还真不习惯。”

他用“谈判技巧高”来形容中国企业的这种做法。记者想从安成焕的脸上找到些许讥讽的表情,却发现他很平静,并没有挖苦的意思。但从语气中也可以听出,他对这样的做法并不很认同。

从当初在汉拿重工业开始,安成焕就感觉到中国人做生意的方式与众不同。比如,一个客户过来,说自己要买50台挖掘机,问价格是多少。他在心里一算,按当时的价格,如果买50台大约有500多万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心里高兴之下,安成焕立即给对方报出一个十分优惠的价格。但等到客户来付款提货时,他才惊讶地得知,对方只买5台。

到了汽车行业,他再次遇到这种情况。有的本土厂商让万都帮助开发零部件,说一年需要10万辆份或5万辆份,到最后交货时,对方却只要一两万辆份,理由是市场不好,车卖不动。

虽然明知对方是违反了合同,安成焕却无可奈何:人家的车确实卖不动,你能怎么办?再说,以后双方还得合作,整车厂商是万万不能得罪的。最后自己吃的哑巴亏就是:一年生产还不到一两万份,而模具费是按10万辆份或5万辆份摊销的,都得万都公司自己承担。

“这种情况很多,我们必须适应。”安成焕甚至还表示了某种程度上的理解。

但他也看到了中国汽车另一方面的问题: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不高,成本压力大,而且地位太低,对本土供应商来说尤甚。“在业务合作、礼貌方面,本土汽车制造商似乎对外国客户更好一些。”

在他眼中,汽车厂商对待跨国供应商和本土供应商的态度明显不一样。对本土供应商开发的配套产品,汽车厂商往往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一般都是对两三家企业的产品一起测试。好用就用,不好用就不用,“真是不好的习惯,也不够负责任。”

对任何事情都要“负责任”,是安成焕对自己的基本要求。韩国企业的作风一般是上下级界限分明,只要上级做出决定,下级一定就只有执行的份儿。而到了安成焕这里,这种作风就发生了很大改变,他更喜欢听别人的意见。

 论坛精选
·当今社会不生病、没有 ·手气杠杠滴啊!
·羊蝎子滋补锅 ·阅读小达人
·以创新与转型开启新征 ·热爱阅读小达人~读《海
·热爱阅读小达人——《 ·美的历程读后感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小达人 《钢
·看小猪变形记 ·当旅游遇见9级大风沙
·今天山西太原市某小区 ·天津一日游,第五站~
·看来这姓董的背景也一 ·热爱阅读小达人
·加话#热爱阅读小达人 ·努力读书终身学习
·懂得前行 ·热爱阅读小达人活动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