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猝死的其他因素还有剧烈运动、精神紧张、睡眠、药物等因素;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还有些人群没有基础心脏病,但平时生活不规律,压力大,工作繁忙的人,也会有发生猝死的危险。因为由刚刚提到的各种因素可能会导致人体的内环境紊乱,从而引发猝死。所以要说到预防猝死的话,就是尽量避免太过劳及较大的心理压力,要懂得给自己减压。
39健康网:拯救猝死患者往往只是几分钟的事情,当遇到猝死患者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猝死急救方法?
洪长江博士解释说,猝死有个"黄金时间段"可以进行抢救,一般是发病五分钟内。如果错过了这个"黄金时间段"的话即使复苏成功也会有相关后遗症,如没有及时复苏等抢救死亡率高。
对猝死的患者一般采取的急救措施就是"人工呼吸"和"心外心脏按压"。如发现突然昏厥的人,最好是紧急行心肺复苏,同时尽快向急救中心呼救,如果猝死患者周围的人都不会相关急救措施的的话,患者基本无生还的可能。国外急救知识普及较好,有些公共场所有除颤仪,能减少死亡率。我国现在也在普及相关急救知识。
洪长江博士认为,
中青年应该定期做一些健康检查,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不同的检查,比如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可以进行心血管系统方面的检查。一些血液的化验,检查血压是否正常,行心电图检查。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更需加强检查的,比如肥胖、有心脏病家族史。不过现在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有年轻化的趋势,所以尽管是年轻人也要更多的关注自己身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与猝死相关问题。
洪长江博士最后补充说,导致猝死的原因除了心脏病方面的原因,特别是神经系统方面的,脑血管病,不过这些病因引起的猝死可能没有心源性快,这些发病后到死亡可能会有一个过程。另外也有一些大血管方面的问题,比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都可能导致猝死的发生。美国女排名将海曼就是因为主动脉破裂而导致猝死,有些是先天性的问题。总的来说导致猝死的原因很多,不过心脏性猝死是最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