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超
今天听大家讲了很多,收获也很多。知道大家平日工作都很繁忙,我想这就是社区工作的特点,六位一体,一个医生要做多面手,要学会“千手观音”。对于我来讲,也日益感到工作内容的丰富,有时难免会感觉力不从心,会感到混乱。
昨天回去,内心静不下来,这样下去肯定会进入一个怪圈,越来越乱,越来越力不从心,结局肯定是不好的。后来我就在想怎么办?我想到了一个词,就是管理。
其实,我以前不用管理什么,每天只要带着对工作的热情,充满力量的来工作就可以了。现在我发现不行,一天中除了自己的临床工作,还有7~8件事是需要去和别人沟通的,而临床工作决定了大家都不是坐在办公室里不动的。有时一些小事往返3~4次都还解决不了。
张晓玲主任以前就说过:社区工作,每个人都是一个管理者。我现在理解到的管理还非常浅显,那就是首先管理自己,同时再管理工作。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节约时间和精力很重要。今天上班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上午需要做的7~8件事按照重要性和适合的时间列了一张单子,那天听白瑞瑞说她有时也这样做。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将能做完的事先做完,减轻自己的内心压力。每做完一件事就在那张工作单上画一个勾。
由此,我也想到,早晨的例会是年轻大夫最全的时候,如果以后拿出一分钟来留给大家互相沟通,今天什么是需要几个人共同完成的工作,要比散会之后跑来跑去互相找,方便得多。而且,有时候你去找对方,或者对方来找你,都不一定有时间,往往要来往2~3次,无端的浪费了精力和时间。因此,我建议大家自备或者单位统一发一个速记本,放在口袋里,每个人每天上班前,将自己急需做的事情列在上面,上午忙碌之中还可以看看,提醒自己。
我最近的第二个感受就是上班努力工作,下班缓解压力,学会调节自己。我有个不好的习惯,下了班之后还不自觉地琢磨工作的事,有时候弄得自己很紧张。我想若要身体好,必须要学会管理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下了班之后可以自己听一些能够放松的音乐,有条件的可以散步和运动。
第三个感受就是要加强沟通。
很多事情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去做好,集体的力量永远要比个人的强,就像我们网站里感悟专栏说的一样——成功的人很少是一个个孤独的山峰,他们是一系列山脉里的最高峰。今天下午和大家讨论三九贴时,感到大家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对这项工作都很支持,这使我的压力减轻了许多。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这个道理是永远不变的。
以后大家面对的压力会越来越多,如何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去看待自己的工作至关重要。我昨天晚上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最后我要以书中的一句话来和大家共勉,作者说:“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成效的最关键因素;并不是只有高级管理人员才是管理者,所有负责行动和决策而又有助于提高机构工作效能的人,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