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诗与诗趣 赵永生
2015-04-13 13:49 来源: 望京网

12、藏头诗

《诗体明辨》一书说:“藏头诗,每句头字皆藏于每句尾字也。”这是说,每句的第一字,都隐藏于前句的末一字。这是利用汉字中合体字多的特点,从前句末一字分离出其中的一个“部件”,作为次句的首字,所以称为藏头诗或藏头拆字诗。长期以来,有的人不明藏头诗的含义,而把嵌珠诗的鹤顶格(嵌于首字)当作了藏头诗。

如有一首《寸香词》,每句首都藏有另一个字:

良宵,堪和谐,女娘去得快。

着了,又把手儿放开。

出百般态,有琵琶也弹不出流水来。

腰轻摆,斜倚栏杆外,又将那木槿花儿摘下来。

精神,步香阶,

灶时紧跟秀才请走神位牌。

下佳期,又把前言改。

颜瘦损,一股金钗懒向头上戴。

璧相赠,抛玉美人怀。

醉癫狂,渴极了,哪有三杯水来解?

亲后,心中钩起,补偿一点相思债。

骨镂心莫忘怀,铭刀无痕真情在。

这首藏头诗利用拆字的技巧,把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都藏在每一句句首,通过词的叙述,将一对恋人欲言又罢,欲舍不能的微妙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读后令人叫绝。

藏头诗中还有一种更难的,特点是每句中最后一字的偏旁部首,或是半边字,成为下一句句首的用字。如:

佚名《野居吟》(选一)

    中原鼙鼓起烽咏闲栖乐志

    树眠高同醉冠妆异似顽

    阳共睹围棋外常烧煮茗

    发任生潘岳镜,金门无梦足余年。(说明:最后一字与首句首字无半字的关联)

宋代的孔平仲是作这类藏头诗的高手,请看:

    寄贾宣州   宋•孔平仲

会当年喜得陪宴侃自忘

回天地君应惫,扶乾坤我尚

 亥论书非素孙干禄有东

年旧友相知付长松荫短

“贾宣州”就是贾易,《宋史》有传。孔平仲赠他的这首诗,回顾当年两人的交情。每句第一个字,都是上一句末一字的下半部分。如“日”藏于“曹”之下,“力”藏于“劳”之下等。末句最后一字“蒿”的下部隐藏了首句第一字“高”。

我们再看无名氏的一首藏头诗:

  西风初降会佳下弹琴又赋

庙佛前香火,王宫殿角斗星

    少黄冠归道凭善念获良

时得到桃源彼仙人共卧

此首诗用的是折腰体,四、五句之间没有相粘。但作为藏头诗,它符合要求:“期、月;诗、寺;旺、王;移、多;观、又;机、几;洞、同;栖、西”每对字都有包容关系。

 

13、嵌珠诗  

嵌珠诗就是嵌字诗,根据所嵌字位不同,有句首嵌、句中嵌、句尾嵌,句内散嵌等等。嵌字的规矩较多,以七字句为例,嵌句首的为“鹤顶格”;嵌第二字为“燕颔格”;嵌第三字为“鸢肩格”;嵌第四字为“蜂腰格”;嵌第五字为“鹤膝格”;嵌第六字为“凫胫格”;嵌句尾的为“雁足格”。

我们见得较多的是句首嵌,多年来误传,将这种嵌字于句首的叫“藏头诗”。其实,正好相反,这种嵌法不仅不是藏头,而是“露头”。特点是将句首露出头的字连贯读来,能构成一种意思或意境。如《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为了拉卢俊义入伙,“智多星”吴用利用卢俊义为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理,口占四句卦歌,迫其就范:

  花丛中一扁舟,

杰俄从此地游。

  士若能知此理,

躬难逃可无忧。

诗中暗藏“卢俊义反”四字,广为传播。结果,成了官府治罪的证据,终于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

文人士大夫常用此法写诗。比如明朝大学问家徐渭(字文长)游西湖,面对平湖秋月胜景,即席写下了七绝一首:

  湖一色万顷秋,

光渺渺水长流。

  月圆圆世间少,

好四时最宜秋。

诗中就在句首嵌入“平湖秋月”四字。

元代关汉卿的戏曲《望江亭》中记述了才女谭记儿与才子白士中的爱情故事,其中有两首嵌珠诗。一首是:

把春情寄落花,

        风冉冉到天涯;

        能识得凤兮句,

        妇当归卖酒家。

这首诗将每句的首字取出组合便是,“愿随君去”,表达了谭记儿对白士中求婚的态度。另一首诗是:

垆卓女艳如花,

负琴声走天涯;

 却今宵花底句,

        须怜我尚无家。

诗中暗含“当不负卿”,表明白士中对谭记儿爱情的承诺。

嵌珠诗在历代文人手里还往往用作讽刺、鞭挞社会丑恶现象的工具,其特点,横念表达的是一种意思,把嵌的字连起来再念,则表达相反的意思。如:解缙所作的两首诗:

《贺宰相寿》:

真宰相,

老元臣。

纱白发,

鹤遐龄。

      《题某公画像》

公之像,

公之形。

中之凤,

中之麟。

作嵌珠诗重要的一条诀窍是先将所要嵌的字组合成词或词组。以词或词组根据要表达的内容生发成句子,这样才能显得不生硬,不突兀。如本人所作的《观王森先生戏剧人物画作有感》:

侯将相入丹青,

木奇花各赋形。

技凝神扬国粹;

锋蕴秀纪名伶。

中角色存生命;

内行当列锦屏。

得艺坛传世画,

馨久沁灿繁星。

嵌珠诗,除去句首嵌字,还可词和词组平面相嵌。但这种嵌法并不是将要嵌的字词打散或颠倒次序相嵌,大致要按照字词出现的次序相嵌。如,老舍先生在一次与青年谈诗当中,随口吟了一首嵌有当时文化界八位名人名字的五言绝句:

大雨冼星海,

长虹万籁天。

冰莹成舍我,

碧野林风眠。

这里的“大雨”即孙大雨,现代诗人;冼星海为著名音乐家;“长虹”即高长虹,现代作家;万籁天是电影戏剧工作者;冰莹是现代女作家;成舍我是原《新蜀报》总编辑;碧野是当代作家;林风眠是个画家。

本人作过一首名《戏作》的诗。有题序:“乙酉年腊月十六,澄霞诗词社领导成员会聚石景山,乃时忽萌一念,将李增山、杨平、潘家农、田俊江四友之名,融嵌一诗,以博一笑。”

李增山色,

杨平谷松。

潘家农事早,

田俊江水清。

嵌珠,讲究的是嵌得自然,不生硬。曾有人以“春、夏、秋、冬”为题,作了四首《浣溪沙》,每首都嵌的是词牌名:

                

一剪梅柳色黄春风袅娜好时光燕山亭

园芳    月照梨花宝鼎现鱼游春水绮罗香少年

忆余杭。(内嵌12词牌,燕山亭亦作宴山亭)

                

虞美人娇点绛唇玉楼春夏初临酷相思

王孙    月下笛金缕曲雨中花慢瑞龙吟暮山

渡江云。(内嵌12词牌)

                

桂殿秋风入松霜天晓月踏莎行祝英台近诉

衷情    烛影摇红望汉月貂裘换酒宴山亭念奴

雨霖铃。(内嵌12词牌)

                 

西子妆菩萨蛮凤栖梧小重山青衫湿

江南    字字双好事近声声慢琐窗寒阳台

断怨孤鸾。(内嵌12词牌)

 

当然,嵌珠诗和其它文学形式一样,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2004年,便民眼镜城在《迁安时讯》报上登载广告词:“便民诚信规模大,民心所向送光明。伟业不亢又不卑,大胆创新非昔比。”广告词上下排列,四句的第一字连起来是“便民伟大”,最后一字连起念是“大明卑比”。该广告刊载后被大明眼镜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审理认为,便民眼镜城公开抬高自己贬低他人,损害了大明眼镜有限公司的名誉,是违法行为,判决便民眼镜城在《迁安时讯》报上为大明眼镜有限公司恢复名誉,并赔礼道歉。

 

14、六句的律诗

六句律诗,又称“三韵律诗”,即一首只有六句的律诗,五,七言皆可。过去许多人把此式都放在“古风”里,实际上三番押韵,又符合对仗规律的诗怎么能算作古风呢?仅仅是因为它们不是四句、八句,就不能算作七绝、律绝吗?其实,古人对此体也是认同的。严羽《沧浪诗话》就载明:“有律诗止三韵者。”便是指此体。如:

五律    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常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天子圣,不战四方平。

大诗人白居易也是作此体诗的能手,请看:

小池二首    白居易

             其一

昼倦前斋热,晚爱小池清。

映林余景没,近水微凉生。

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

         其二

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余。

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

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

    白居易还有一首《听弹古渌水》也不错。

听弹“古渌水”

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

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阴下,竟日有余清。

注:“古渌水”是琴曲名。

从上面几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是六句,但第二联必须对仗,也有的首联或尾联也对仗,这符合律诗的特点。不仅五言律诗有六句的,七言的也有。诗仙李白便有此体诗作:如:

送羽林陶将军   李白

将军出使拥楼船,江上旌旗拂紫烟。

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

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六句的律诗,在诗史上还不多见,但它毕竟是律诗的一种体式,我们有兴趣的诗友不妨学作以下,以丰富我们的诗作种类,同时也使这种诗歌形式不至于失传。

 

15、独木桥体诗

独木桥体原先叫福唐体,据说是以地名命名的。此体因为只有一个韵,所以又叫独韵诗,一字韵诗。这种诗体所以能出现,是有原由的。一般来说,作诗讲究一首诗中韵字不许重复,除非意义不同,如重要的“重”和重庆的“重”。但有人偏要挑战规律,你说韵字不能重复,我偏要重复,而且重复到底,这样便成了一种体。

特点:1、每句韵脚用同一个字。2、除用韵特殊外,其他一切按照诗词的要求进行,不得破坏规律。优缺点:由于用韵特殊而有一种奇趣,也由于用韵单调而难有好作品。

这是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用韵险窄的诗体,很不好做,诗界大多认同此体为黄庭坚所创。黄所作这类作品很多,如:

《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  宋•黄庭坚

烹茶留客驻金鞍,月斜窗外。别郎容易见郎难,有人思远 归去后,忆前欢,画屏金博。一杯春露莫留残,与郎扶玉

宋、明、清三朝,写这种独木桥体的诗人不少。下面再介绍几例:

《瑞鹤仙•归宁都,因成,寄暖香诸院  赵长卿

无言屈指。算年年底事,长为旅。凄惶受尽。把良辰美景,总成虚。自嗟叹。这情怀、如何诉。谩愁明怕暗,单栖独宿,怎生禁    。有时临镜,渐觉形容,日消减。光阴换。空辜负、少年。念仙源深处,暖香小院,赢得群花怨。是亏他见了,多教骂几句

《独韵诗》    明•谢榛

烟苇出渔,书声半夜。山扉树里,风幢闪佛。竹院静禅

蛾影隔笼。星悬宝塔,心空一慧。风雨异乡,倦客望村

鬼火战场,除夜两年。雪市减春,茅屋只书。树隐酒楼

穴鼠暗窥。殿列九华,星聚广陵。棋罢暗篝,疏林见远

蛩吟半壁,农谈共瓦。屋漏夜移,明灭几风。窗昏梦后

流萤不避。寒闺织锦,形影共寒。调鹰彻夜,海舶浪游

夜泊聚船,霜风逼旅。灵焰凤膏,春宫万户

这一首诗,共34个“灯”。

《如梦令》 二首 明·卓人月

娘问为何不,爹问为何不。背地问檀郎,难道今朝真。郎,郎,打叠离魂随    今日问郎来,明日问郎来。向晚问还频,有个梦儿来。痴,痴,好梦可知真

《红楼梦》是鸿篇巨著,在这部书中,曹雪芹给我们提供了一首《好了歌》,也是用的独木桥体。

《好了歌》   清·曹雪芹

世人都晓神仙,惟有功名忘不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

世人都晓神仙,只有金银忘不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

世人都晓神仙,只有娇妻忘不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

世人都晓神仙,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

现代、当代人写这种体的也大有人在。如现代教育家叶圣陶的《扬州慢·略叙偕墨同游踪迹,伤怀曷已》:

山翠联肩,湖光并影,游踪初印杭。怅江声岸火,记惜别通。惯来去、淞波卅六,篷窗双倚,甫里苏。蓦胡尘纷扑,西趋廛寄渝    丹崖碧山献,共登临,差喜嘉。又买棹还乡,歇风宿雨,东出夔。乐赞旧邦新命,图南复北道青。坐南山冬旭,终缘仍在杭州

当代人物谭汝为的《牛颂》

西山图腾改,俯首甘为

力尽筋疲羸,拓荒奋蹄

君子远庖厨,忍看觳觫(觳觫,恐惧而发抖,读“胡素”音)

得心且应手,庖丁擅解

战祸得消弭,戎马变耕

安石司马光,拧劲常顶

盈盈一水间,织女望牵

发烧不上税,跃进猛吹

儿女螺丝钉,父兄老黄

横扫狂风起,棚户囚鬼

饮奶畏三鹿,车票党黄

焉可同日语?泾渭迥异

举杯饮小二,拉皮加酱

酒酣写博客,正气冲斗

春风祝博友,牛年劲更

 

 论坛精选
·瞬息万变啊 ·天辽地宁——沈阳先行
·天气预报 ·签到啦
·今日天气 ·“亮证逼迫让路”奔驰
·又走过路过了隆福寺街 ·昨天吃美餐娃抽中的小
·多彩贵州 ·昨儿小棉袄安排的生日
·轿黄府,你知道吗? ·人体4s店?!
·3号签到第3 ·打卡太原植物园,应该
·快乐天天 ·俯瞰黛螺顶:五台山巅
·游古风古韵古城,依山 ·#北京大雨
·请教大家~ ·签到签到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