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工作见闻随想
2018-03-26 13:47 来源: 望京网
                                                                   ----医疗科 白瑞瑞
    来社区医院看似取药的都是潜在的病患,我们如何雾里看花,练就火眼金睛?从基本做起,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才是立身之本,各种高科技检查如雨后春笋般,那只能是医生的工具,不是保险锁,治病要靠是大脑不是机器。
    记得刚工作时管理的一个慢病患者,吃完他汀就会觉得肝区疼痛,吃了CCB类降压药物就说利尿作用太明显,老得去洗手间。反正就是对药物的副作用异常的敏感。以至于我觉得这个患者可能患有焦虑症。
    直到我有一天听到这个阿姨的描述之后,改变了我的想法。
    一位60岁的女性患者,已绝经,高血压病史多年,血小板偏低。2年前突然出现双侧乳头溢血,在北京著名的三级医院找过专家做过各种化验检查包括:内分泌激素水平、乳腺超声、乳腺针吸活检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找不到原因。后来患者自己琢磨,约3年前开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每日早饭后服用一片(30mg)。2年前听电视讲座及医生建议服药时间由餐后改为空腹服用,之后出现乳头溢血。患者觉得自己近3年来唯一的变化就是降压药更换了服药时间,后将服药时间改为以前的饭后服用,乳头溢血消失。这个情况药品说明书上是没有记载的。这个小例子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从此即使我对某种药物再熟悉,患者问是不是因为这个药物引起的,我再也不会肯定的说不是,改为:理论上不会,但是人有个体差异,如果别的原因都除外了,可以调整一下试试。
    去年接诊的一个患者因胸闷反复发作以心脏问题多次就诊于各级医院,每次输活血化瘀药物后可缓解,但是不能根除,仍然反复发作。有一天,发作期间来找我,我在他的双肺听到了哮鸣音,按照哮喘治疗,此后再未发作。
    记得前段时间我亲眼见到的一个患者,觉得憋气,家属找来医生,进行心电监护,心电图,抽血化验等,均未发现异常,患者自述活不过当天晚上。医生跟患者及家属说,各项指标非常正常,没事的。第二天凌晨此患者离开了人间。
    随着患者的越来越多,也许我们会越来越没有时间倾听患者,希望通过患者主诉以外的东西快速判断,但是就像很多前辈说的那样,患者的问题往往就隐藏在患者的主诉中,我们还是要静下心来倾听,从患者杂乱的叙述中提取重要信息。
    医改在进行,很多政策在向社区倾斜,基层医院的春天要来了。医生多点执业政策执行,医生的春天似乎要来了。
    春天是来了,但她是为我而来的吗?任何改革都是重新洗牌的过程,谁都不知道下一刻你是被选出来还是洗出去?我们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在接下来的春天里绽放。
 论坛精选
·阅读小达人 ·以创新与转型开启新征
·热爱阅读小达人~读《海 ·热爱阅读小达人——《
·美的历程读后感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小达人 《钢 ·看小猪变形记
·当旅游遇见9级大风沙 ·今天山西太原市某小区
·天津一日游,第五站~ ·看来这姓董的背景也一
·热爱阅读小达人 ·加话#热爱阅读小达人
·努力读书终身学习 ·懂得前行
·热爱阅读小达人活动 ·天津一日游,碳水之旅
·咱们望京也有七叶树花 ·董袭莹8年前曾接替董晓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