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们为什么长成坏女孩
2007-04-09 09:49 来源: 广州日报
    研究表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一致程度比较高的人,喜欢找与自己相似的恋人,而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一致程度较低的人,喜欢找与自己相异的恋人。可以说,我们找恋人,都是在找自己的理想自我。

  不过,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一致程度较低的人,很容易会感觉到,实现自己的理想自我太困难了。那么,找一个与自己的理想自我相符合的人,与自己整日厮守,甚至从身体到心灵上都融为一体,就好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自我一样。

  也因此,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异较大的人,很容易产生迷恋。然而,他们迷恋的不是真实的恋人,而是自己投射到恋人身上的“理想自我”这个幻象。除非他们自己的心灵成长了,自己缩小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否则,他们还会接二连三地陷入一个又一个迷恋式的恋爱,而且选择的恋人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这也是阿静一次次选择和那些“坏男孩”谈恋爱的心理奥秘。

  就是说,“坏男孩”的“坏”其实恰恰是阿静自己的理想自我的一部分,她的现实自我中缺乏那些“坏”的成分,于是她渴望和那些“坏男孩”建立密切的关系,仿佛那样一来,她就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自我似的。

  梁姨自己也承认,她的女儿本质不坏,她是因为老和那些小混混男孩在一起才变“坏”的。譬如,阿静不是主动偷自行车,而是被骗去偷;阿静不是主动怀孕,而是因为答应了男友的性要求才怀孕,阿静也说,她并不享受性生活,她只是在满足男友的要求。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梁姨不惜以死相逼,目的就是切断女儿与这些坏小子们的联系。她认为,只要做到了这一点,阿静就还是她心目中那个听话、文静、乖巧的女儿,尽管有点笨有点不懂事。

  这是一种想当然的逻辑,梁姨可能根本没有想到,“变坏”是阿静自己内心的需要。

  也即,阿静内心深处渴望“变坏”,渴望通过这种方式摆脱妈妈的控制,但妈妈太强势了,她自己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她才和那些“坏男孩”谈恋爱,拥有他们,就好像是拥有自己渴望的人格特点了。

  她渴望像“坏男孩”一样自由

  但妈妈坚决拒绝给女儿任何自由

  那些“坏男孩”拥有什么样的人格特点?阿静自己对舒幼娥总结说,“我行我素,有个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信什么权威,对父母也从不会言听计从。”

  并且,这些男孩,也多和阿静一样,曾有过控制欲望特别强的父母,他们也曾特别听话过,后来才变得叛逆起来。

  “我渴望像他们一样,脱离妈妈对我的控制,但我做不到,因为妈妈太厉害了,我知道妈妈寻死是为了控制我,但我总不能看着她死。”阿静说。

  “渴望像他们一样”,那也就是说,阿静的理想自我中有“我行我素,有个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信什么权威”等人格特点,但她的现实自我中没有这些。于是,有这些人格特点的男孩,对阿静就有了特殊的吸引力,导致她一次又一次主动投入这些男孩的怀抱。虽然妈妈以死相逼,虽然她自己也是屡屡受伤,但她就是痴迷不改。

  真要她不再痴迷这些“坏男孩”,最好的办法就是,梁姨主动放弃对女儿的控制,起码不再用那些极端的方式控制女儿,允许女儿“我行我素”。如果女儿真做到这一点了,她的自我就会出现成长,她就会出现新的、更健康、更和谐的理想人格,那时她就会懂得保护自己、珍惜自己,而那些“坏男孩”也就对她失去了吸引力。

  但这一点看来是没有希望的,舒幼娥曾问梁姨:“有没有考虑过,给女儿一点自由?”

 论坛精选
·中伏时节冒汗来中海大 ·茶楼招聘兼职阿姨
·坚持让坐不动摇! ·风景在路上
·急招保安 ·来到了希拉穆仁大草原
·庐山行之——大月山风 ·请教各位朋友,这是什
·维修配件二传手 ·下雨呢吗
·莲花池公园随拍 ·北京有几个4个字来命名
·去去火 ·虽然古典文化的魅力强
·中央明确:自2025年起 ·四个菜……周六午饭
·#暑期游记#望京的衰 ·两个鞋柜,具体尺寸见
·望京新荟城 ·京AG6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