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外资无所动
牢牢占据市场近70%的洋品牌毫无动静,使手机充电器接口统一的标准显得有点尴尬。
事实上,从手机充电器接口标准统一的消息出来后,直到标准推出,包括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在内的手机厂商均未提出配合产品。泰尔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向技术领先的外资企业,在手机充电器接口问题上联名上书“请求延迟实施时间”。此前国家规定从今年3月1日起,将通用接口的手机充电器纳入入网检测项目,外资手机企业则联名请求推迟至7月1日再实施。
有外资品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发布的产品都有既定计划,如果修改产品的接口以期达到和其他厂商产品的统一,将打乱公司的生产计划,并将增加相应的人力物力成本。不少外资厂商更对这一标准显示出了“漠视”的态度,“消极抵抗”成为普遍态度。
对此,相关电信专家也表示理解:“生产统一充电接口手机和通用充电器,肯定将会增加厂家的一部分成本,也会减少一些充电器厂商的收入,但从长远来讲则有利于市场的统一和发展,更有利于消费者的使用。”
分析人士表示,外资的不合作也有竞争方面的考虑。“目前洋品牌之间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诺基亚的手机基本内部可以通用充电器,但是如果和摩托罗拉或者三星的手机通用充电器,或多或少都会引起一定的竞争压力。此外,洋品牌的手机生产数量更高,修改的成本更大,连锁反应更强烈,这也是他们不乐见这一标准的原因之一。”
坚持:“雨点”能否密集 对于消费者来说,通用充电器加上统一充电接口的手机,尤其是可以像MP3一样可以插到电脑上直接充电的手机,无疑将极大地便利使用。但是,仅是市场销售份额较少的几款手机产品拥有这一功能,绝不能满足需求。
此前有消息称,将有超过20款统一充电接口的手机面市,但是对于市场近千款手机的庞大规模来说,这些仍旧只是“小流”。尤其是外资品牌尚未参与进来,并不能从根本上圆消费者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的梦想,也不能实现有关部门设想的“减少电子垃圾、节约能源”的目的。
由于手机充电器标准化的行业标准并非强制实施,我们也只有等到7月1日之后,再看洋品牌的最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