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融很有镜头感

来表演班前,熊熊说话总比别人慢半秒,瞧,来到教室前还哭呢

黄老师在给孩子们做短剧《起床了》的示范表演

老师表演完,两个小演员也开始表演
这群孩子拍摄过短剧《宝贝一家亲》 还在《动感秀场》里亮过相———
参加过中央电视台《宝贝一家亲》的短剧拍摄,还在BTV-8的《动感秀场》里亮过相,这些节目里的小演员,都来自望京健群学校的的儿童朗诵、表演班。
住在望京的表演班老师黄鹤是北影导演系研究生,每个周日的下午,她都会带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和教学用的道具来到花家地二小的教室。而孩子们也会由爸爸妈妈领着到学校:孩子学表演、父母看表演,两个小时的时间几乎是在孩子们的吵闹中过去。
4月22日,记者亲历了表演班上课现场。“我不去,我不去。”还没到教室门口,熊熊就哭着挣脱母亲拉着他的右手,躲到教室楼道的一个角落里,被妈妈拉出来后,又哇哇大哭着跑下了楼。
黄鹤老师告诉记者,表演班一般只有七八个孩子,主要教他们说话、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的表演,“刚开始说话都不利落,也挺害羞的,现在都可折腾了。”她一边说,一边招呼着孩子们坐成一排。
上课不到5分钟,熊熊推开了教室的门,怯怯地走到最右边的属于他的坐位坐下。随后,发声训练、说话造句练习、面部表情训练、情景剧表演,整整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黄老师不停地叫孩子们“安静、坐回原位”,最不听招呼的融融则一会儿跑到黑板前画画,一会儿申请要上厕所,黄老师都一一允许。
熊熊妈妈说,5岁的熊熊刚开始说话有点不利落,有时候比别人慢半秒,上完表演班后变得开朗了许多。小宝妈妈则告诉记者,小宝由原来的不够开朗变得过于活跃了,现在成了幼儿园出了名的“淘气虫”。
黄老师说,除了定期参加一些节目和短剧拍摄,他们还常去一些残障儿童学校。“让孩子们在接受爱的同时,也把爱传递给需要爱的小朋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林春老师表示,幼儿在3-6岁期间的主要活动方式是游戏,而不是学习。通过表演班这种形式的训练,可以使孩子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只要家长的心态摆正,不一味强求孩子出名,这种教育形式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