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腺病毒属DNA病毒,其直径为70~80毫微米。狗群中血清学阳性率可达40~70%,其中死亡率达20%。该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染病,在病狗的唾液、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该病毒即可通过接触病狗及其排泄物而传染,也可发生胎内传染。康复的狗可继续排毒6个月以上。避过往往经口感染,通过扁桃体和小肠上皮,经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广泛扩散,以肝脏受损、变性、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
狗传染性肝炎的潜伏期为3~5天。发病后病狗体温可高达41℃,可见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烦渴、呕吐、口腔粘膜充血或有出血点、扁桃体发炎、颌下淋巴肿大、眼结膜充血或黄染并有杂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有的病狗还伴有腹痛、拉稀、肝部触诊较厚;有的病狗则伴有四肢和颈肌肉痉挛、运动失调或昏睡等神经症状。病狗在恢复期眼角膜浑浊或有角膜翳,严重的可致失明。此外,本病在病初与犬瘟热、钩端螺旋体病相类似,或有混合感染,诊断时须注意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