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改革教育界代表们热议高考改革主题词本次党代会报告,短短16000字的篇幅,三处提到教育问题,其中有两处是长段论述,总篇幅将近500字,足见市委对教育的重视。报告中既有“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概括性论述,又有“保证教育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逐步实行免费的中等职业教育”、“解决好来京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等具体的目标。
教育向来可以说是民生中最令人关注的话题之一。未来五年,在这些概括性论述和具体目标下,还有更多的微观问题需要解决,更多的具体政策需要制定,它们将通过统筹城乡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促进教育公平。
本报记者报道 今年9月份开始,本市高中将施行必修+选修模式的新课改,课改会不会带动本市高考模式革新。昨天党代会代表们对报告提出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展开热议,而高考改革又是热议中的焦点。
志愿服务将纳入综合素质测评
市教委主任刘利民代表表示,9月份开始,本市2007级高中生将接受新课改教学方案,除了必修课外,学生可自选其他课程。这一教学改革必定将影响高考方案,目前教育部门已在高考命题中考虑了新课改因素,但高考方案改革将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现有考试科目将保持最大程度的稳定,同时拟增加综合素质测评考查,意在以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测评两套指标来突破高考的“一考定终身”制。
刘利民代表称,综合素质测评也可以说是学生的成长记录,不但考查学生对选修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记录着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水平,甚至学生做志愿者的经历也将纳入考核。
至于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测评在录取时各占多少比例,刘利民代表称,目前正在研究,这套方案有望在2007级高中生高考时,即2010年左右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