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机动车300万 分担率仅为29%
2007-06-05 11:08 来源: 北方网
 5月26日,北京市机动车突破300万辆大关。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教授因此评价:这标志着我国机动车水平最高的城市接近发达国家汽车发展程度。户均拥有0.7辆车,北京已步入汽车社会。

  步入汽车社会,站在300万辆的节点上审视,我们应作何感想?

  如果在以前,我们也许会为300万辆而欢呼。因为这是我们曾经理想中的现代化。然而,当这一天真正来临,当400万辆、500万辆紧跟其后时,我们却难言轻松。

  与发达国家主要以公共交通作为出行工具、私人汽车仅为休闲时的代步工具理念不同,我国大多数人买车的初衷是为了摆脱挤公共交通的烦恼,汽车是人们日常代步工具。据悉,北京公共交通分担率仅为29%,成都公共交通分担率为14.7%,而纽约、东京公共交通分担率大多数超过70%。急剧膨胀的私人汽车,必然会给交通带来沉重压力。

  据说,如今拉萨人也有了堵车的烦恼,更不要说北京人了。走遍每一个城市,那长长的车龙,那一堵几个小时的郁闷,早已冲淡了汽车带来的乐趣。

  急剧增长的汽车,人人视之为代步工具,然而,人人拥有未必人人走好。面对汽车时代,其实,我们更应呼唤公共交通。陆化普教授说:“北京交通压力大,交通拥堵严重,最关键的就是北京公交系统不强大。”国外经验也证明,发达的公共交通能够有效解决堵车难题。这正是我国的短板。

  据悉,在新加坡,公交以私家车为“竞争对手”;而伦敦打出广告称,巴士就是我的私家车;在巴黎,庞大公交系统完全不愁交通是否顺畅的问题;布鲁塞尔,自行车也可以搭地铁。其实,国外的经验只有一点,那就是政府高度重视,市民积极参与。若能做到这一点,所有公交车都是我们的私家车,我们一样能够享受方便、快捷、舒适的交通。

  从现代化进程来看,我们需要进入汽车社会;从交通的极限以及能源可持续利用看,我们并不急需进入汽车社会。对于今日的中国来说,也许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个次优选择,那就是可以进入以公共交通为主的汽车社会,不必进入以私家车为主的汽车社会。

 论坛精选
·妈耶看个签到视频里边 ·知足心常存,就是我们
·昨夜八点来钟京密路多 ·签到
·今日立秋 ·台灯,可调亮度和颜色
·91男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
·才知道莲藕是怎么长的 ·折叠桌、便携小桌
·五环平房桥堵的已不动 ·周末派出所给办身份证
·书柜、实木书架、置物 ·积雨云
·夏季捞饭比电饭锅煮饭 ·突然下这么大雨,被堵
·怎么没看到预告狂风暴 ·刚换好衣服要去跑步,
·我又被淋了! ·打雷了!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