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线,从采购开始 |
2007-06-06 09:41 来源: 北京商报 |
“阳澄湖”大闸蟹事件刚过去,又传用进口带鱼冒充舟山、大连带鱼,海鲜产地的信息问题再次浮上水面。遏止水产品产地冒充,不仅要有法律保驾护航,流通环节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销售商可以加强对采购渠道的管理,让“李鬼”们在市场上无可乘之机。 记者近日在一超市发现,五六种标有“舟山”字样的袋装带鱼,价位大概在每公斤14元左右;1500克的特价“舟山带鱼”9.9元。几种商品产地都为“浙江舟山”。但是,其中一种包装袋上却写着“上海特产”,没有产地。 那么超市中的带鱼在产地上能否有保证呢?超市方“那得问加工厂家”的答复,让消费者多了几分疑惑。产地信息这一保证货物质量的问题难道可有可无吗? 针对带鱼产地事件,国家有关部门虽然表示要对水产品加强监管,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但这一“透明”工程中,销售商严格的准入制度比主管部门的命令来得更直接,效果更明显。销售商直接面对消费者,如果在采购环节多设一道防线,堵住假冒产品的流通渠道,再给消费者更多可靠的产品信息以增强辨别意识,这种假冒的水产品就不会如此猖獗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