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减百余处安全隐患 搬迁不合理占用单位880余个
权威发布★市文物局
天坛、颐和园、周口店、十三陵、孔庙……139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在过去8年来得到修缮。昨天,市文物局公布了近8年来的文物保护成就。记者从会上获悉,在南水北调北京段的考古勘探过程中,文物工作者首次发掘了一处东周时期的燕文化居住生活遗址,从而填补了北京东周燕文化既往考古发掘的空白;而在奥运场馆“水立方”的选址过程中,为保护一处区级文保单位——北顶娘娘庙,“水立方”的设计位置特北移百米。
市文物局公布的文保成果显示,从2000年至今,北京市政府共为本市文物保护投入专项资金9.3亿元,带动各区县和相关单位配套资金50多亿元,8年来共修缮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39处,修缮面积近33万平方米,使天坛、颐和园、周口店遗址、先农坛、十三陵、历代帝王庙、孔庙、国子监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得到抢修;先后消减了太庙、钟鼓楼、戒台寺、潭柘寺、正阳门、德胜门箭楼等66个单位100余处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搬迁不合理占用单位880余个,居民14200余户,为文物建筑的抢险修缮和合理利用创造了条件;文物保护单位修复后重新或扩大开放的有58处,修复后新开放的有41处。
“水立方”为北顶娘娘庙让路
据介绍,自2004年至今,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工作人员还先后对十余处奥运场馆及配套工程进行了考古勘探调查和发掘工作,截至目前,勘探总面积已达150余万平方米,清理发掘汉代至明清时期古墓葬700余处,出土了可整理复原的文物1500余件,包括各时期的瓷器、陶器、铜器、饰品等,这些为研究汉、辽金至明清等各个时期北京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目前,文物部门正在对出土文物进行修复、研究,对考古发掘资料进行整理。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还透露,在奥运场馆“水立方”的选址过程中,为了保护附近的朝阳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北顶娘娘庙,建设单位最终将原设计的“水立方”位置北移了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