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吕伯明斯基是一个喜欢微笑并经常能在生活中保持好心情的人。
吕伯明斯基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学研究人员。她试图通过试验,找出如何控制人的快乐情感,但最后发现长时间保持一种高兴的心情是非常困难的。
比如,吕伯明斯基新近订到了一辆汽车,这种物质的快感确实让她在瞬间情绪高涨,,但这种感觉能否持久?能否保证她一直处于快乐之中?这些,都是她研究的范围之一。
平常,吕伯明斯基和她的研究合作者们很少见面,大家都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答卷,而吕伯明斯基在家中查看,但为了评估受调查者的可信度,她设计了一些交叉提问并做些诸如统计他们完卷时间之类的工作。
留住幸福很困难
一个心理学实验调查幸福感持续的奥秘。为什么人很难为一辆新汽车或其他类似东西而持续保持愉悦的心态?我们需要调整,以迅速回到我们的正常心境。典型的关于“享乐主义心态”的例子是一个70年代关于彩票中奖者的研究,研究的结论是彩票的头奖获奖者在一年后的快乐程度甚至还不如一个没有获奖的人。这也许能够揭示,为什么我们生活中类似收入、婚姻、健康和居住环境这些主要的物质改变都不能使我们一直快乐。而且在对大量人群——包括双生子和养子的调查中发现,几乎50%的快乐度是与生俱来的。这种“幸福感基因基点”一直使人类的幸福感保持在只有50%的水平,因为任何幸福感的突然上升都会使幸福感迅速跌落到正常水平之下。
“在这方面有这样一种趋向,”吕伯明斯基的主要合作者、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坎农·谢尔顿解释道,“一些人认为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例如你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目标,但是很快你发现这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你的心情必然会不受你控制而低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