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 社区内配套有幼儿园、中小学等教育机构本来是件“添彩儿”的事,但在不少业主看来,它们却成了扰民的“源头”之一。近日,核桃园社区的贾先生就致电本报,反映小区内学校上学、放学期间,接送学生的各类车辆经常把小区内弄成“拥堵路段”。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受到中小学等“骚扰”的小区不在少数,阻塞交通和制造噪音成为它们扰民的两宗“罪”。
■影响出行接送学生车辆成“罪魁”
记者在接到贾先生的电话后,赶到核桃园小区,亲历了放学时段小区内的大塞车。当天16点40分,小区内家长、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汽车已经“裹”成一团,向小区内的白家庄小学分校大门汇集。尽管小区大门内外都各有一名保安进行疏通,有时甚至还要暂时限行,但原本狡窄的小区内道路还是被塞得满满当当的。记者注意到,小区内立有标志通行方向的指示牌,绕一圈进出。但不少车辆为图方便经常是提前拐弯,以致与对头车相顶,本来就仅容一辆车行驶的道路错起车来很是费劲。贾先生说:“每天7点半、16点半这一早一晚的40分钟时间里,情形都差不多。这两个时间段,出来、进去就得神经紧张。前两天对门的牛大爷就被剐了个跟头,现在还在医院里住着呢!”
而同样小区里设有幼儿园的朝阳无限小区却并未受到接送车辆的“骚扰”。原因在于来往小区车辆只能从地库出入,小区内实行无车化管理。“这是最好的方法了!但目前,我们恐怕很难做到。只希望家长们能多少守些规矩。”贾先生无奈。
■噪音扰民高音喇叭是“帮凶”
而业主们给小区内相应教育机构所列出的第二宗“罪”为制造噪音。海运仓小区刘大爷家的窗户离小区内史家胡同小学分校的操场仅10米,每天要忍受学校高音喇叭放出的音乐声、吹哨声、打闹声等噪音。周末时学校鼓乐队培训班里鼓乐齐鸣的声音也是“声声入耳”。“最难忍受的就是老师们上体育课的吹哨声了,一声尖似一声,让人听着心直往外蹦!”刘大爷说。花家地西里小区的业主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每到中午休息时,小区内的花家地西里中学的操场上空就满是透过高音喇叭传来的老师们的声音。对此,小区的业主们没少找校方。校方的态度良好,但效果并不明显。受调查的业主们多数认为,音乐能不能将音量尽量调到最小,老师们能不能尽量不用高音喇叭、不用哨呢!但部分学校老师表示:在操场那么大的空间里光用嘴巴喊,恐怕没那么大的嗓门。
■建配套教育设施成部分业主忧患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上述两种扰民行为,已经让部分小区的部分业主对再在小区内建设幼儿园、中小学等产生忧患意识。前一段,炫特区西门的一块空地刚“传说”要建小学校,就引起部分业主的“恐慌”,而富力城的部分业主们正为社区里要开第二家幼儿园而烦恼着。他们最为担心的是,第二家幼儿园地处小区的深处,到时社区以外的人来接送孩子会对小区的安宁和安全都产生负面影响。有业主认为,不如把这块地方改成业主活动区域。
而有着这类忧患意识的业主也并未对小区内的配套教育设施“一棒子打死”,而是建议开发商在立项时,应尽量将其建在小区居民楼外围,且学校操场的方位也应远离民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