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电视困惑标准之争
2007-06-13 09:46 来源: 北京商报

    手机电视与其他新技术一样,“标准”是这个领域的制高点。中国目前还没有确定最后的手机电视标准,目前正有国内外8个标准各自为政,进行着激烈的角逐。而标准不统一的现状又使得制造业厂商们裹足不前,严重影响了手机电视产业的发展。

CDMB加入标准之争
  在国家广电总局颁布手机电视行业标准CMMB半年之后,中国标准化协会日前推出了CDMB:“TD-SCDMA+DAB+AVS”数字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系统标准组合方案,标准编号为CAS158-2007。
  据悉,CDMB标准由中国卫信控股有限公司、中电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东方信联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在线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CETC)、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CEC)等8家单位共同发起,目前核心支持成员单位已达到40余家,TCL、波导、夏新电子、联想、大唐移动、海尔通信等厂家均在其中。
  CDMB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作为“卖点”,媒体通信广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陈广兴委员表示,采用中国自有知识产权的CDMB标准,每年可少付给外国20多亿美元的专利费。 陈广兴同时透露,基于CDMB标准的电视手机系统和终端样品已经研制出来,“四五月份在北京邮电大学成功地进行了整个系统的演示和测试,内容包括AVS视频、音频和导航、证券数据广播信号的发射、信号覆盖、固定和高速移动状况下的移动终端的接收试验等”。
  但竞争激烈的手机企业能否在CDMB竞争国标时齐心协力,现在是个未知数。今年4月,联想、中兴、国虹等手机企业已开始推出CMMB的终端样机,该阵营开始出现分化的状况。提出CDMB方案的通信广播标准化委员会主任楼培德表示,CDMB发展的第二阶段将充分考虑与CMMB融合的问题,因为CMMB也已考虑下一步采用AVS的问题,今后两者的根本区别是DAB传输信道和CMMB传输信道的区别,这两者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两者并存的,因为这两者都是广电总局颁发的行业标准。
标准背后的利益驱动
  目前,欧洲主导DVB-H、韩国热推T-DMB、高通主导的MediaFLO标准、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行业标准CMMB、凌讯科技的DMB-TH、北京新岸线的T-MMB、华为的CMB标准,加上新进入者CDMB,中外手机电视标准可谓“百花齐放”。
  这么多标准的介入无疑与手机电视市场的未来潜力有重要关系。近日,美国IMS研究公司发布了《全球移动电视市场全面分析报告》的2006版。报告指出,在DVB-H等技术的推动之下,从现在到2011年,手机数字电视市场的增速将每年超过50%。到2011年,手机电视用户将达到5亿人。而由诺盛电信咨询发布的《移动视频专题报告》也显示,2005年,国内手机电视用户数达到50万,市场规模1300万元;2008年,手机电视用户数将达到5220万,市场规模13亿元。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手机电视目前成为热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借助了手机这一庞大的市场。对于手机电视带来的巨大商机,广电系和电信系显然都不愿放弃在该领域内的控制力,就如同在IPTV带来的巨大市场上的争斗一样。
标准缺乏已成行业障碍
  作为国家的强制性标准,手机电视国标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蛋糕,然而广电和电信两大运营巨头的竞争给国标的顺利出台平添了许多变数。近日,广电总局宣布,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CMMB将进入为期2年的基本专利免费阶段。为了赢得市场,上述专利两年以后会象征性地收取1元专利使用费。易观分析认为,目前广电强硬的态度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电视产业主要厂商必然会更多地处于观望态度,不利于CMMB产业链的成长。
  针对目前市场标准的混乱状态,业内厂家基本处于一个观望态势。因为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关于手机电视标准的说法太多,几大标准都悄然在加速自己标准产业化的进展,使厂家无所适从。但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众多厂商又看好手机电视业务,期望占领手机电视产业的制高点,手机电视标准争夺战也随之愈演愈烈。
  诸多的手机标准已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有专家甚至建议,将手机电视标准也做个细分,分成卫星手机电视标准、地面手机电视标准等。“手机电视的国家标准可能不止一个,而是流媒体、地面传输和卫星传输的多元化格局。”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常委、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副会长谢麟振的上述表述无疑证明了该观点。

12
 论坛精选
·#热爱运动小达人 ·今天这大风 飞沙走石
·保利天汇北边黑烟滚滚 ·有邻友呼吁我吃个“茄
·北小河改造工程 ·五一健身,快乐不停,
·对外经贸大学南墙的蔷 ·热爱阅读小达人
·北京继续征女朋友 ·#热爱阅读小达人 读完
·玫瑰和向日葵,都很美 ·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
·你是梨王? ·阅读的快乐
·朗读者 ·想吃饺子了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
·北京“5.1”假期天气预 ·#热爱阅读小达人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