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买不起就租。
在北京,应该叫:买不起,只能租……
甚至是:租不起,就只能合租,而且租得越来越远……
北京的收入并不高,2006年平均税前年薪36097元而已。
也就是说,3K族,也就是月薪3000,是一条线,平均线。
比平均线还高一倍,也就是月薪6K的人群,普遍买房了。
即便暂时还没买,一旦结婚,肯定也有能力买房子住。
当然,偶然也有月薪上万,但临时来京打工租房子住的。
为了陈述方便,我把北京的租房族按照人均月薪分成3类。
3K族,个人月收入3K以下,家里没房子,而且收入较低的。
6K族,也就是中级白领,个人月收入6K以下,还没买房的。
9K族,也叫金领族,其中不少认为房价高,而暂时租着的。
3K族租房子,主要以合租为主,工作不稳定,住得还挺远。
对于3K族来说,极限承受力,应该是在一个人800元以内。
即便是两个人同居或结婚,月租1600,也已经是极限了。
收入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所以只好住得远些。
通常,他们会选择五环甚至更远,到单位方便就好,合租。
6K族租房子,主要以过度为主,一旦有机会,或者结婚就买房。
毕竟两个人的话,月入大约一万,买房子不难,只要有首付。
对于6K族来说,房租承受力也有限,月租2000,也就是极限了。
即便是两口子暂时过度,也不可能接受每月2500以上的租价。
3K族和6K族,一般是以普通住宅小区为租房的首选目标。
并且通常都会考虑合租,一来便利,二来热闹,三来省钱。
但租房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最终都希望买房安家的。
所以,目前北京普通住宅的租价,也就在800-2500之间。
随着离市区的远近,房屋环境和配套的档次,价格逐渐走高。
3K族和6K族,是北京个人租房的主力,其承受力决定市场租价。
有需求,才能消化供给,主流的房租价格,是无法超过2500的。
这也是北京两居室租价甚至出现环差缩小到让人不可思议的原因。
在北二环,比如鼓楼、安定门、东直门,也只租这个价钱或略高。
而到了北五环附近,两居的租价居然也仍基本要1800甚至以上……
这充分说明,北京的个人房屋租赁价格承受力已达极限,供应不足。
虽然有少数普通2居的月租价格能超过2500,但退租率会很高……
也就是说,会空置,毕竟租房的人舍不得,往往干脆去买房住了。
那样的话,一年租九个月,空三个月,还不如2500x12来得实惠呢。
而且,频繁的换租户,出租方也会感到压力很大,得不偿失的。
正因如此,北京的租房市场房屋和家具情况,也就很缺少满意度。
即便装修再好,位置再好,租价也上不去太多,投入反而不划算嘛。
北京有多少人在租房?恐怕没人能说清楚,但肯定数量惊人。
2006年,全国应届毕业大学生(专、本)413万,很多来到北京。
而北京本市,在校大学生就接近60万,每年毕业接近12万人之多。
这么多的人,相当比例,都是要留在北京,并且只能租房住的。
市场之大,竞争之激烈,自然不用说,可租价为什么上不去?
原因很简单,大家收入毕竟都很有限,政府再想托市也没用。
北京政府在租房市场的托市行为是非常明显的,主要表现为:
⒈ 尽一切可能不履行给市民提供廉租房的义务。
问起北京有多少套房子在出租,没人知道,可有多少廉租房……
据政府主管部门承认:到2009年劳动节之前,肯定是不到1000套。
参见: http://house.focus.cn/news/2007-06-13/323377.html
建设部新闻发言人李秉仁不久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承:
"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低是当前存在的一大问题。"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
在出席"土地制度与住房政策国际研讨会"时指出:
去年北京市18个区县,住房保障的人,平均每个区县只有1.5人!
据估计,廉租房的供给每增加5%,就会迫使房价下降3%~4%!
在官商勾结很普遍的今天,为什么官员不建廉租房是有内因的……
北京每年房屋租赁的税收流失有多少,主管官员是不会在乎的。
按套均年租2万,税率5%,也就是每套出租房年应纳税1000元。
保守估计,北京出租房屋200万套,那就应该是20亿的税收……
根据宏观经济理论,市场是一张无形的大手,用利益驱动人们。
而政府应有所作为,去引导消费,调节供需,并为穷人提供救助。
特别是象现在这样,北京的租房市场出现本质上的供需紊乱的时候。
需求前所未有的庞大,但所有需求的承受力都已达到或接近极限。
这就是泡沫的典型征兆,因为需求虽大,价格却已经没有上涨空间。
我现在还不想说这个租价和需求会导致什么结果,但大家也能想到。
因为,对广大3K族和6K族来说,生活品质是他们最渴望的。
毕竟,收入是有限的,能否用有限的收入,实现更好的生活呢?
难道他们就该合租?就该混居?就该居无定所?就没有安全感?
他们已经努力工作,努力赚钱了,北京又不是没有足够的房子……
如果一种分配方式,一个执政群体,不能实现公平分配,会怎样呢?
好了,把话题从北京的3K族和6K族身上暂时移开。
我们来谈谈9K族和小公司的租房现状吧,毕竟是漫谈北京的房屋租赁。
月租四千到九千,对于高薪白领甚至金领,以及小公司,是可以的。
但是,这一层面,与普通住宅租赁市场相反,是供大于求的典型情况。
即便是凤凰城、UHN这样的高档项目,实际租金也只能稳定到6K每月。
现在买房投资的人越来越多,又住宅禁商,将来供大于求只会更严重。
所以,对于想租房给公司和金领族的人来说,竞争很激烈,要稳妥。
虽然房价不断高涨,房租基本属于白得。但装修和其它投入却少不了。
现在租高价房,都有各种要求,能否办执照啊?装修和家具档次啦……
所以,这一市场,相比普通住宅市场而言,价格反而会逐渐回落。
说了不少,归纳总结一下吧:
对于3K族和6K族来说,租房子是不得已的事,一有机会就会买房。
虽然源源不断还有应届毕业生等来源补充,但租价承受力基本稳定。
所以,针对这一人群的房屋租价涨幅会很平稳,盲目涨价反而吃亏。
但是,对政府来说,提供廉租房,减少税收流失,则是应尽的义务。
除非人民币迅速贬值,否则,工薪族的租价承受力,不可能涨太多。
对于金领族和小公司租房来说,供应充足,逐渐开始拼服务是趋势。
而由于供大于求,又要挽留住客户群别去买房,租金则会逐渐回落。
随着服务,也就是装修、家具的档次逐渐提高,及租金的逐渐回落。
这一市场将呈现特殊的良性化,以吸引必要的客户,毕竟都是散庄。
总的来说,北京的房屋租价早已见顶,而且竞争充分、甚至激烈。
而且,毕竟北京对外来人口的涌入会有相当的管理和限制。
不可能发生每年50万人涌进北京谋生的情况,除非不做首都。
所以:对那些要租房住的人们,以及靠出租房屋获益的人们来说。
如何在北京过得更好,如何实现自身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
面对来自共同实际生活在北京的,至少1700万人口的生存竞争。
我们能做的,与其去提高自身的收入,不如呼吁政府履行义务。
毕竟,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有义务提供廉租房。
对于不得不租房住,收入有限,提高困难的人群,廉租房是最实惠的。
建议大家共同努力,一起呼吁,让政府履行提供廉租房的义务!
特别是通过代表和委员,以及两会制度,强制政府主管部门作为!
政府应为最贫穷的10%家庭提供廉租房,而不只是月收入580以下的!
那种滥用权利,想封住天下悠悠之口,不履行义务的官员必须裁撤!
而对那些在“实现固定资产与房价高涨同步增殖”的人群来说。
租房的收益,其实是一种“白得的收获”,这也是事实。
毕竟,一年房租才能有多少,一年房价又能涨多少呢?
以我现在住的房子来说,如果我去年出租我的房子。
按照每月2000元出租,顶多得到2.4万,这还是毛收入。
而去年一年,我的房子涨了多少?起码是10万……
这样的房地产市场,正常么?健康么?可以持续发展么?
我也不知道,反正漫谈的是租房,该说的,我已经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