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昨天,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学生利用中午吃饭时间在食堂门口募捐,并在“寄语”留言板贴上写有对杨昊同学祝福语的字条。
品学兼优的大二学生杨昊,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被迫休学,然而当他幸运地找到匹配骨髓时,却因付不起高额医疗费用无法得到及时治疗。昨天中午,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上百名师生顶着炎炎烈日,积极为杨昊募集捐款。
杨昊来自安徽省蚌埠农村,是该校法意语系法语专业05级1班学生。去年11月,一场灾难悄悄降临到这个聪慧的男孩身上。由于体育课上体力不支,杨昊去医院作了一次常规血液检查,结果发现他的血小板远低于正常值。进一步检查,他被确诊患有再生障碍性功能贫血。
针对该疾病,骨髓移植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办法。今年6月18日,医院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与杨昊匹配的骨髓配型找到了,然而医院给出的40万元治疗费用再一次打击了这个不幸的男孩。对于一个清贫的农村家庭,这无疑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天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