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骨质疏松,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吃钙片补钙。于是,补钙保健品成了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最爱买的保健品之一。但是,最近某权威医疗机构公布了一项长达7年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补钙就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是一个误区。这项研究跟踪观察了3万多名50岁以上的妇女,得出的结论是:服用钙片及维生素D,对治疗骨质疏松不但作用甚微,而且还有导致结石症的潜在隐患。

不能盲目补钙
在我的门诊里,存在这个误区的老百姓还真不少。每当这时,我总要从骨质疏松的发生原因谈起,来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
骨质疏松,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会发生的。因为,人年纪大了后,全身器官机能下降,活动减少后日照不足等各种原因,会导致老年人骨质减少,进而骨质变脆,衍变成骨质疏松。另外,遗传基因等因素也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联。比如,女性在绝经以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体内钙的丢失将更加明显,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虽然,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的最主要原因,在于钙吸收能力的下降和钙丢失的增加。但是,单纯的服用钙片并不能真正吸收到人体中。长期单纯服用钙片,不但不能切实地防止骨质疏松,反而由于摄入的钙,有可能沉积在肾脏等部位而产生结石。
因此我认为,健康有效的补钙,还是应该从正常的食物中摄取,尤其是富含钙和磷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