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
歌声、舞蹈、月儿圆,还有烤肉的浓香,每天傍晚,丽都饭店庭院里的烧烤广场,总是欢声不断。公关部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往年的烧烤广场更大,现在为了建新店,小多了,可这里依然是周围居民和旅客晚上最喜欢的去处。
走进虎坊桥的晋阳饭庄,则是另外一番景色——饭庄的西跨院,是纪晓岚故居阅微草堂仅存的最后一进院落。穿越古藤婆娑的院门,徜徉在这位清代才子亲手所植的海棠树下,端坐小楼之上,享受草堂名人宴,“紫藤幽香”、“海棠情思”、“太守环球”各色才子典故菜,加上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喜爱的晋阳香酥鸭,那份“四座风香”的逍遥,令人陶醉。
黎昌海鲜大酒楼,则索性将旗舰店君苑开在海淀公园。绿树环绕、鲜花怒放,走进这难得的都市绿肺中,大嚼无污染的北美深海海鲜或者细细品尝健康清淡的清水菜,当真是不错的选择。有意思的是,店外巨大的草坪,还聚敛了强大的浪漫消费——自打天气渐热,预订绿地户外婚宴的客人越来越多。
夏天到了,天气时闷时热,但喜欢情调的人们,却也收获了意外的快乐,那就是庭院餐的惬意。
解码
北京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一座四季分明的城市,因此,夏天在庭院中用餐,是老北京人的生活习惯之一。比如黎昌君苑所在的海淀公园,就是清朝皇家园林遗址,登高远眺,香山、玉泉山、佛香阁美景尽收眼底,康熙皇帝曾在那里举办过千叟宴,可能是北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庭院餐了。
如今,随着城市人口密集度急剧提高,高楼大厦越来越多,能在庭院中用餐,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品位的享受,是一种被注入了全新文化内涵的都市时尚。
比较西化的庭院餐,大概以各大酒店夏天的烧烤广场为主,当然,这些年郊区还多了些以农庄形式出现的户外西餐。
中式的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近年来兴起的生态园,主要利用温室大棚设备,对抗风尘的污染,营造一个人工的封闭庭院,展现藤萝架下的用餐快乐。另一种则是真正的或仿建的老北京宅院,往往是在体现一种文化内涵。比如晋阳饭庄的草堂名人宴,就融入了很多不可复制的文化元素。以那道“海棠情思”为例,用的就是纪晓岚亲手种的海棠树上的海棠果。晋阳饭庄最近在中关村的银谷大厦也开了新店,厨师、菜品和虎坊桥的总店基本同一水平,生意也不错,但却很难赶超老店。为什么?原因就在这些非物质文化的差异上。当然,新建的老庭院,文化内涵略逊,但却可以更好地与最新的都市时尚相结合,比如什刹海的小王府,就建在都市文化的新地标上,既有仿古风格的大殿,也有现代元素的玻璃屋,也是北京著名的庭院餐场所。
还有一类,我觉得也应该归入庭院菜的范畴,那就是楼顶的露台餐,用餐观景也非常好,像地安门的满福楼,坐电梯可以直上天台,在习习的凉风中,俯瞰景山与北海公园的红墙绿瓦,在这种空中庭院用餐,其悠然自得,可想而知。
解码人 孙勇 宣武区饮食服务行业协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