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件处理中心每年寄出汉语教材200吨
2007-07-06 08:29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国际汉语热不断升温孔子学院越开越多———



  本报讯 印刷精美的童话故事书、大幅的看图识字挂图、中韩文对照的《中国文化常识》和《中国历史常识》,甚至还有印着日常用语的汉语学习扑克牌……昨天,又一批200多箱、6000公斤的汉语学习材料,从设在望京的北京国际邮件处理中心寄往韩国。随着国际汉语热的升温,汉语学习材料的需求量激增,现在每年大约200吨的汉语教材从这里寄出境。

  “十几年前,我们接手的国际邮件多是个人信件和宣传页、邀请函、杂志一类的民间商业信函,书也有,但汉语教材并不多。”国际邮局收寄中心副主任尚先生说,2003年以来,汉语教材的寄出量开始迅速增加,最多的一年翻了一番还多。目前,每年都有四十余万件、200吨左右的汉语教材通过邮政系统从北京寄往世界各地。“收件国近的有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去往这些国家的邮寄量能占到总量的将近一半,远的则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这两年寄往欧洲、非洲国家的也多了起来。”

  邮局工作人员分析说,汉语教材大量寄往海外同国际“汉语热”持续升温密不可分。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汉学大会2007”上,一些国际教育机构的数字说:6年来,法国中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了其他4门外语课的学习人数,而学习汉语的美国学生人数是原来的10倍,达到十余万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选学汉语的学生人数去年一年就增加了50%,上升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位。“如今,许多人不仅出于对东方古老文化的好奇,也为了自己将来就业、事业发展等原因学习汉语。”有关人士介绍说。

  与这个潮流相适应的是,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从2004年在海外开办孔子学院推广汉语教育,以增进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了解。尚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处理的汉语教材主要寄自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学汉语教材的收件人也由以前的我国驻外使馆教育处,大多变成了开设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

  目前,孔子学院已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超过150所,按照规划,今年内将增加至200所。“孔子学院越开越多,我们的汉语教材国际邮件也将更多。”工作人员小张说。
 论坛精选
·签到 ·庐山行之——白鹿洞书
·望京怎么这么热 ·电动自行车将被严查
·青少年脊柱侧弯究竟要 ·忍一步,海阔天空
·有这么干的注意了啊 ·yu7看着还行啊
·这男的是脑子进水了吧 ·清华长庚看儿科不难了
·开喝 ·哎,外地人总带有色眼
·地铁上, ·时已夏末
·求助!客厅空调管子上 ·降雨为何比预报偏小?
·朝阳新鲜事之东坝驹子 ·残荷低语诉离情
·东湖社区上京新航线巧 ·晚饭吃……玉米饼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