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大“癫狂病症”困扰楼市一族
2007-07-06 10:16 来源: 上海证券报
 策划人语

  "深圳房价半年涨幅超过50%"、"上海某二手房日涨8000元"、"6月北京房价环比升20%"……当这些报道铺天盖地,隐藏在后面的市井无奈似乎已近麻木。

  后调控时代,望楼市而无言者有之;大声痛斥表达不满者有之;更多的是患上"癫狂病症"的楼市一族:或焦虑、或过敏、或发烧、或头痛、或多疑……病因不一而足,药方也只能"药医不死病"。

  呜呼!哀民生之多艰,望调控速生效。

  症状一:焦虑

  "(房价)再高也要买,眼看着天天升,迟一天买,就等于白白亏了千把块钱!"上海购房者王先生对记者坦言。王先生是刚性需求的代表,按照计划,买房结婚要在今年夏天完成。值得庆幸的是,几个月前他以1.2万元/平方米的单价买下了位于上海浦东联洋社区的一套二手房。"听说现在已经涨到1.5万元/平方米了。"王先生兴奋地说。

  此前,他是坚定看空派,开发商暴利论、房价泡沫论及房地产宏观调控是他判断房价终将下降的主要依据。"现在不这么想了,原来一些和我有一样想法的同事已经把钱从股市上撤出,开始买房。"王先生介绍。

  然而,仍然处在观望之中的那些购房者却日益显得焦虑。"房价已经高得离谱了,想买也买不起,只能等等再说。"在媒体工作的丁小姐称。这种等待的心情下,每看到房价日益走高的消息,他们都心头一痛。

  中消协近日出具的一份中国"12城市商品房消费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64.2%的消费者认为合理的房价应在2000-5000元/平方米之间。而根据官方数据,目前上海商品房销售均价为9657元/平方米,调查报告中则有87.7%的上海购房者认为合理房价应该在8000元/平方米以下,上海市民目前对房价的满意度勉强达到"一般"的级别。

  另外,除了刚性需求,股市里的不少投资者越来越多将房产重新定位为重要且稳定的投资领域。"当刚性需求与投资需求共同作用,加上国内外资金流动性的过份充实,房产涨价是一个必然的经济规则。"上海的一位房地产金融专家称。

  病因:房价高涨

  处方:房价上涨有其必然性,焦虑的购房者们也许还要焦虑很长一段时间。专家称,除去土地供应紧张、宏观经济和股市拉动外,房地产行业自身的混乱也造成了房价的变相助推,而且政府对整体价格攀升的势头估计和应对不足,在客观上也使得房价短期内不会稳定。治疗焦虑的有效手段是认清形势,量力而为。短期内选择租房、降低购房标准是刚性需求者的首选,对于政府在中低价房、供应结构上的调控也需抱有信心。

  症状二:过敏

  "房价今年三级跳,这是我没想到的,就像老天在给我机会。"深圳楼市内的一位投资者柯先生称。柯先生从去年4月开始陆续购入7套房产,看着房价月月飙升,平均每套房转手就是十多万收益,柯先生掩饰不住地兴奋。

  同样的"机会"在上海二手房市场也再次回归,曾在2005年初房价颠峰期出现的"返价"重新上演。"我们6月成交量比5月增长了10%,不过上家惜房、返价的情况增多,比如我们浦东龙阳店的'返价率'达到70%。"信义房产的分析师向记者表示,敏感的上家看到市场量价齐升就不时地单方面提价,一定程度上还是影响了交易量。

  受调控影响,商品房供给短期内出现了紧缩,这是目前楼市全面回暖的重要原因之一。无疑,包括上述买到了房子的柯先生在内,手里有房的人都成为稀缺资源的持有者,也成了当今楼市毫无疑问的"甲方"。

  然而,在楼市风云诡谲的今天,资源持有者的心态也并非完全稳定。"我们能感到在房价可怕的无规律的上涨中,政府正在酝酿或隐含着的调控压力。一旦有更严厉的措施出台,目前的疯涨只是黑暗前的最后辉煌。"一位中介机构的分析师称。

  据国家统计局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走高,预计将达到26%左右,其中房地产投资尤为突出。"投资过热,直接导致了宏观政策的不确定性,随之而来的也许就是巨大的投资风险。"专家表示。

  病因:投资过热

  处方:虽然今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显得有些散、有点乱,但是敏感的市场已经意识到,这是习惯了试水的决策层在又一次试探性的放风。包括上海的二手房个税严征、土地增值税清算的说法等,尽管多模糊不清,但收口也许只是一夜之间的变化。过敏的投资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站在浪尖上舞动也许风光无限,但也是最有可能被激浪打入谷底。

12
 论坛精选
·阅读使我快乐 ·#热爱阅读小达人 读
·热爱阅读小达人 ·朝阳公园书市好热闹
·我爱阅读,我是阅读小 ·新买的床,1.2米*2米的
·每日窦摘 ·这个“挂号须知”说的
·美发厅 ·热爱阅读小达人
·故宫检票处 ·iPhone12promax钢化膜
·塞车,其实也可以很惬 ·开饭
·#热爱阅读小达人 ·看来每年都有很多想不
·热爱阅读 ·#热爱阅读小达人 《给
·太晒了 ·“‘中华文明起源’系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