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有所不同,从地铁规划方案公布那一刻起,周边楼盘的售价便借势上涨,一直到地铁开通仍然打着“地铁概念”,不过,彼时的房价恐怕早已透支。
如果想买一套房的话,张峰会考虑在北五坏地铁周边买一套公寓。也就是说,他不仅需要房子有绝对的品质,还应该交通便利。
今年25岁的张峰是北京一家物流杂志社首席记者,每天从北五环的北沙滩到钓鱼台附近上班需要耗费近2个小时,即使购置一辆私家车也无法跃过拥堵的车道。
“最近我一直在各地铁旁边挑选楼盘,尤其是正在修建的地铁旁。”这位来自西北的年轻小伙子说。他知道,早在地铁规划方案公布后,周边很多楼盘的价格已经翻了番。
如今像张峰一样打算“工作在市区,住在郊区” 的白领一族在北京已不鲜见,他们是地铁周边楼盘的主要购买者。
现有的1号线、2号线、13号线和八通线还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地铁楼盘的需求。随着2007年6月30日地铁5号线试运营和2008年10号线等线路开通,一张新的北京轨道交通网背后是楼价飞涨的众生相。
在最近两年北京房价涨幅稳居全国城市前三名的“成绩”里,北京新一轮的轨道交通建设热潮成为一道无形的催化剂。
催化效应
“13号线和八通线开通前后房价的上升势头,恰恰反映了京城楼市‘地铁一响,黄金万两’的局面。”北京安泰置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忠认为。
有例子为证。位于13号线周边的硅谷先锋在2002年初的开盘价为3700元∕平方米,现在二手房价格已经达到6000∕平方米以上,涨幅高达62%。而新康园三期2001年7月开盘时仅2880元∕平方米,待地铁开通后,均价达3600元∕平方米,现在二手房价格也上升至5000元∕平方米左右,涨幅达73%。
八通线亦是如此。在2002年1月开工之前,通州地区即使是靠近国贸的楼盘,售价亦不过每平方米2000余元/平方米。随着工程的进展,房价很快直线跳过3000元、4000、5000元的标尺,2003年12月正式开通后房价急速向6000元∕平方米靠拢。
据了解,紧邻通州果园站的新华联家园2003年2月开盘时均价大约2800元∕平方米,2005年售完时均价已经超过4300元∕平方米。
另外,挨着北苑站的通典铭居2003年5月开盘时均价大约3300元∕平方米,销售结束时均价已经达到4900元∕平方米。
“高档住宅的业主主要还是有车者居多,买房时不会将有没有地铁作为重要的参考,因此我们也就没有以10号线为主要卖点。”华远·裘马都销售总监张扬告诉记者。
据悉,华远·裘马都自2006年10月开盘以来,价格涨幅达60%。张扬说:“更多的是借助整个区域整体价值的提升,但从长远看10号线对周边积极影响也会促进豪宅增值,毕竟区域增值了,项目也会跟着增值。”
领袖新硅谷销售总监朱罡则认为,虽然高端项目业主大部分开车出行,但家里还是有人需要地铁这种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作为离城铁最近的城市别墅,售价里确实含有一定的地铁概念。”朱罡坦承。领袖新硅谷2006年9月一期推出的603套只剩6套。其中别墅售价18800元/平方米,双拼售价16800/平方米,联排14900售价/平方米,半年时间涨幅在5%左右。
由于今明两年是北京地铁开通运行的高峰期,轨道概念在北京房价上涨的行情贡献不少分数。“由于普通购房者将交通视为购房的首选要素,所以,地铁为其沿线的物业带来了良好的溢价能力。”北京高力国际专业咨询部高级经理杨清指出。
继2007年北京地铁5号线开通后,2008年将会有地铁10号线、8号线一期(原奥运支线)、机场线开通,4号线于2009年开通。根据北京市政府规划,将在2008年前投资600多亿元修建地铁线路241.8公里,2010年北京地铁长度将达到273公里,2015年市区网与市郊网将达到372.1公里,2020年则将达到561.5公里,进而超过伦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铁城市。
透支隐忧
地铁开发的热潮推高了北京的房价,也暗藏着房价已经出现透支的隐忧。
相关监测数据显示,2003年地铁5号线开工后,其沿线物业的价格年平均上涨幅度近17.8%,超过了北京市房价年平均上涨速度,沿线个别项目价格的年均上涨幅度甚至超过30%。
“很多项目甚至利用尚处于规划中的地铁进行宣传,其实这对于消费者是不公平的。对于开发商来说,地铁规划属于政府行为,如果轻易许诺,到时政府规划有所变动的话,信誉会大打折扣。”复地集团华北区营销总监曹伟表示。
“地铁沿线的住宅交通便利是大家都看得见的,但很多开发商会在规划刚确定下来时就把它拿出来出炒作,等到通车时业主才发现房子的增值没有预想的快。”一位圈内人士指出。
于1999年底开工的北京地铁13号线,开工当年和第二年,其沿线物业平均升值10%以上。2002年下半年13号线正式开通后,沿线居住物业以及商业租售均再次迎来较大幅度升值,平均涨幅22%。
2003年八通线开通时,轨道附近的一些高端项目投资比例已开始增多,价格也水涨船高。
杨清分析:“业主对于地铁开通后物业的升值预期,是支撑沿线物业价格不断攀升的主要因素,而购房需求对于轨道交通的追捧,也使此类物业的价格居高不下。”
后现代城专案刘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对于加大客户的投资信心非常重要,城铁通车对于站点周边楼盘价格起到了强力拉动作用,形成TOD(公共交通导向型)模式。
后现代城位于百子湾,地铁1号线、10号线环绕项目周边。一期毛坯房开盘均价仅为5600元/平方米,而后每期开盘价涨幅在10%左右,但到2006年5期ihouse开盘时,均价已涨到1万元/平方米,目前均价为1.25万元/平方米,销售率在75%左右。
世邦魏理仕北京研究部主管覃晓梅分析:“地铁拉动房价上涨,分别经历了一手商品房和二手房的‘两级跳’。先是开发商在售房时将地铁的溢价因素打入房价,然后,业主再将这一溢价因素计入二手房价格。”
5号线北新桥站的杨先生有一套三居室的二手房,2006年6月挂牌价只有7300元/平方米。今年6月,同一院落同一户型二手房挂牌价已达10800元/平方米,涨幅达48%。“5号线9月正式通车,到时估计价钱可以出得更高。”杨先生预计。
然而,覃晓梅担心:“由于地铁概念早已被透支,预计5号线的开通对于其沿线的楼盘价格推动作用不会太明显。等5号线真正通车后,预计还将助推房价进一步上扬,但涨幅会非常有限。而且,有些项目房价已经高得不正常,预计5号线中间靠近城区路段周边的住宅升值空间不是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