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买房置地的习俗可谓源远流长,但之前国人的置业,多是以自己的家乡为中心,方圆几公里内才是自己的考虑范围。但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或者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原因所致,中国人置业半径迅速扩大,由同城买楼转向异地置业,富人或者伪富人阶层中涌现的“置业候鸟群”越来越大,争分高端楼市。
最近几年的北京的房地产交易会上,京城周边地区的项目及山东、海南等地的海景房成了其中的主角。到目前为止,去燕郊、廊坊、天津、涿州甚至更远一点的威海、烟台买房是北京人司空见惯的置业方式。几乎很少有人担心在离自己生活圈如此遥远的地方买房置业是否会带来相关的不方便。
无独有偶,2007年春,天津举办“2007年春季天津房地产交易会”,来自北京、秦皇岛、北戴河等地方的楼盘早早亮相其中。据说还引起了天津市民的极大关注,让这些开发商喜出望外。
房地产向来是个区域性极强的行业,为什么现在买房置业变成了不限地点的“中国移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孟晓苏对媒体表示:近几年来,交通工具日益多元而便捷,飞机班车化,城际高速列车公交化,城际距离正在变短或消失,这是异地置业兴起的客观外部条件;富裕阶层正在逐步发展壮大,是异地置业的主观要件;而“假日经济”、“旅游经济”蓬勃兴起则对异地置业起了推动作用。
此外,房地产在最近几年发展及其迅速,广大业主对房产升值的认知也使得购房人不断出手购买外地房。
中国式移动的脉络
在当前的媒体里,用来形容全民全国性的买房置业还有专有的名词——异地置业。只不过,这种异地置业已经很难分清楚究竟是哪里是异地,哪里是本地。
如果仔细追寻,买房置业的中国“移动”还有着相应的脉络。所以,虽然当前中国人买房置业的痕迹看起来纷乱,但总的说来,无异于与经济相关的大移动。比如:全国性的财富向特大城市汇集,所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的房价一再飙升;比如,有钱人向有着更多自然资源的旅游性城市汇集,所以海南、秦皇岛、南北戴河、日照便也在最近几年变得声名显赫。
如果以北京作为中心,全国的有钱人来北京买房几乎是北京房地产发展的主脉络。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北京外的其他城市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然后便在“人往高处走”的信念下,纷纷在北京买房置业。所以,诸如“温州炒房团”、“山西煤老板”在北京地产界名声响亮。据说,他们曾成群结队考察北京的高档楼盘。一旦认为有比较好的升值前期,便会集体出手,购买了较多的北京高档住宅。
同样的,在当前中国的特大城市还难以承载更多的人工作、生活时,北京、上海的“土著们”或者尚未站稳脚跟的新移民们也开始被房价“压迫”到了各自的周边城市。所以,去燕郊买房、去廊坊置业也成了北京众多年轻人的口头语。
不过,而在看似混乱的买房置业中,每一次具体的买房行动实际上都成了勾勒中国人“移动”的重要证据。而在这样的认识前提下,记者采访了邵念强、中大恒基不动产营销总经理赵晨明,便于为全国的这些“候鸟们”迁徙的路线来做一个勾勒。结果发现,如果以北京为中心,这样的迁徙路线大概可以分为四大条。而全国性的迁徙则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特大型城市为中心,同样也遵循着这几条主要的迁徙之路。
迁徙路线一:外地人上北京买房
2007年年初,北京市建委副主任张家明发布他们的研究结果:当前,京外人士在京购房越来越多,去年京外人士买走了5.2-5.5万套,占北京市商品房销售的40%左右,其中每平方米一万元以上的高档商品房占到50%-55%。
而2007年上半年的高价房虽然市场形势整体不好,但记者却于近期在各个高档项目现场了解到:从股市中归来的资金有了更强劲的释放力量,房价的持续走高也并未阻止人们的购房热情。而且,在高昂的房价面前,外地人显得更加“勇猛”。甚至有一部分非北京人面对上千万的房产时,眼睛眨都不眨就直接付清全款。
1、全国的有钱人都来北京买房,50%以上高档房被外地人买走
当前,四环以内的房子早已没有了万元以下的房子。而奥北借着奥运会的春风,似乎有着更大的发展后劲。更多五环外的普通住宅均价也已经直逼一万,但即便这样,记者近日来到了北五环外的豪宅世茂奥临花园,15000元/平米的售价让记者连连感叹“太贵,涨价太快”。却被售楼小姐告知:“这样的房价还算低的,过不了多久还要涨。”
除了这些五环外的房子外,在朝阳公园附近的泛海国际均价已经涨到了17000元/平米,但销售速度之快让开发商都感到惊讶。一位销售向记者透露到:“买我们房子的大多数都是外地人,可能全国的有钱人都到北京来买房了吧。”
而记者与一位前来购房的先生攀谈,他介绍说:“我和妻子都不是北京人,普通的上班族而已,从去年三月份就开始准备买套房升级换代,符合自己心理价位的房子几乎都去看过,但是房价的不断上涨,使我买房的信念从犹豫变成了坚定。现在虽然售价比以前更高了,但买房的决心也是越来越坚定了。毕竟,北京就这么大的地方,土地肯定越来越稀缺,房价也会越来越高。全国有钱人都来北京买房,盖再多的房也满足不了全国有钱人的需求。”
2、想闯天下的外地年轻人都来北京买房,小户型抢手异常
在当前日益看涨的北京楼市中,最畅销最抢手的莫过于小户型产品,“排四天四夜的队拿号”等看似不可思议的购房场景也一定发生在小户型中。而纵观全北京的小户型产品,只要总价不是过于高昂,几乎都能引起市场的哄抢。邵念强称:“对全国的年轻人而言,北京都是最有吸引力的城市之一。他们如果想在北京站稳脚跟,买一套房是最正式的仪式。一般而言,他们大多月薪较高,但积蓄很少。所以,买总价较低的小户型成了他们最实在的选择。”
而市场上的反应也的确表明了“北漂”们对小户型产品的渴望。位于立水桥附近的旭辉•奥都有着“高压线、50年产权”等诸多不足,但在总价较低的诱惑下。还是吸引了众多的年轻“北漂”们没日没夜地排队购房。有一位购房者在论坛上如此抱怨:“以前买房是销售追着我跑,现在是我追着销售跑。整天是求着人家收钱卖房给我,心里真是憋屈。”但即便如此,该抱怨者还是排了几天队加入到了购房大军中。
需要说明的是,此种外地人买房北京的目的,很有可能是未来落户北京,以便变成“北京本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