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已在大学生中展开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并准备推广到中学中去;政府肯定NGO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早期建立年轻人对艾滋病了解及预防的必要性,并准备积极采取行动;除了在大学生中展开相关教育,也正在考虑将此类活动推广到中学中去,以解决艾滋病低龄化问题。
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执行主任彼得·皮澳特博士本周访华期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透露了上述信息。
王陇德表示,目前中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个,即性交和毒品注射。作为性生活活跃人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成为艾滋病病毒的载体。卫生部已于上个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展了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就国内艾滋病抗毒治疗药物问题,王陇德表示,中国的抗毒治疗始于2003年,目前对一线药物依赖性较强。随着艾滋病毒的不断变化,对二、三线药物的需求将与日俱增。为此,中国政府在加强本国有关研究的同时,与国外一些已取得研究成果的机构在专利权方面进行商讨,争取早日在国内生产二、三线药物,并向其他国家提供帮助。
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一大亮点,是政府对民间非政府组织(NGO)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上给予的肯定。青岛大学的张北川教授作为社区组织的代表参加了此次新闻发布会,并接受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颁奖。
王陇德表示,民间力量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目前与政府部门的协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并不成熟。社区组织在抗艾、防艾过程中所需大量资金和药物,也主要由政府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