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似乎很容易麻木,可能是因为人口太多,所以大家对很多什么的事情都司空见惯。就像最近上演的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南京》,连演出时间都要给商业大片让步,这样一个外国人自己掏钱出来拍的影片,作者因为写了这本书而自杀的影片,在今年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的时间里鲜有人问津,就充分可以看出中国人的麻木。今年的洪水也是这样,没有了往年的救灾,当我们自己在捐衣物的时候,看到贫困地区不少政府确在建豪华办公楼。
宏观调控的两年,政府许诺的房价要降,让很多原本可以买房的人现在都因为等而买不到房子。
92亿元湖南长沙新河三角洲地块,又创造了一个全国地王,比北京都贵!这肯定只是刚刚开始。大家都说炒高了北京房价的开发商现在都去炒外地房价去了。
现在我们媒体快没有力气说房价了,因为白天白说晚上瞎说。专家学者也觉得没有什么好说,因为说了等于没说,政府就更不愿意说,他们希望最好谁都别说。
建设新农村是为了建设小产权房,现在政府一推了之,现在有跑出来说要取消预售,出这个主意的人应该去看看《南京》。
之前为使土地市场的公开透明和规范有序,杜绝协议出让可能产生的腐败,政府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实行招拍挂制度,然而正是这种看似公平、价高者得的拍卖制度成就了一个个天价地王的诞生,当土地价格严重背离了土地的市场价值时,天价地王带给开发商的就再也不是当初竞得时的风光无限了,沉重经济负担将伴随从开发到销售的全过程,一旦某环节出现问题将面临整个资金链的断裂。另外,天价地王在长大后很难不成为天价楼王,必然会对所在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其他开发商如果跟风追涨、盲目提价将对市场的健康稳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虽然经历了一轮轮的宏观调控,但房地产市场依然气势如虹、波澜不惊,各地的土地成交价格一路攀升,成交现场“捷报频传”,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些地区的土地价格已经高到令很多开发商望而怯步,就连当地的大开发商们也不得不纷纷另辟蹊径,将战场转向尚在发育成长中的二三线城市,一番疯狂抢地之后,二三线城市的地价相继飞涨,房价也随之快速飙升,长此以往,当全国的地价都由慢牛变疯牛时,后果恐将很难设想。
众所周知,土地价格上涨无疑会导致开发成本的上升,最终会体现在房价上,在各地土地价格直线上涨的同时,房价也丝毫未放缓上涨的步伐。面对勇猛异常的房地产价格,政府虽然接二连三出台了多项政策,但不少调控措施在入市后不是石沉大海便是收效甚微,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几经风雨后,普通百姓对于越来越高的房价多少也有些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甚至有不少几年前就因房价高寄希望于宏观调控的未购房者深感错失机会大呼后悔,而已购房者大多在为当初的英明果敢而沾沾自喜,更多的百姓只有无奈的等待,房价上涨似乎已成为理所应当,然而,这种表面的麻木和漠然后面却是危机重重,高处不胜寒,当楼市价格涨到只能成为少数人享用的奢侈品时,当房地产泡沫面临破灭时,我们的和谐社会又从何而来呢?
当大家都对价格麻木的时候,难道就是政府的目的了吗?或许这就是真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