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房地产市场的买卖双方矛盾,都集中在住宅上。而商业、写字楼、工业、旅游等都处于激烈市场竞争状态,所以工业用地再如何如何我觉得都不会对老百姓产生多大的冲击和影响。除了媒体的风声鹤唳和开发商钻空子的口子被封死以外,实际上没什么。
说到钻空子,潘总钻的是住宅商用的空子,明天第一城和望京悠乐汇项目都是钻写字楼改居住的空子,有没有可能工业用地钻住宅空子的可能?工业用地会有一些配套居住用地,而实际上这部分居住配套用地完全可以拿到市场去销售,获取高额的利润,毕竟工业地产招商是一件痛苦、竞争激烈且漫长的工作,哪有通过增加居住用地面积,销售获利赚钱滋润。加上现在住宅需求这么旺盛的。看看八达岭高速路两边,多少工业用地里的配套住宅现在都打算拿出来偷偷摸摸的卖掉?
当然工业用地里的居住配套用地多为集体土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产权”,只能偷偷摸摸的卖。实际上前一段时间政府严厉打击“小产权”房的问题,就预示着政府会对相关的漏洞进行修补。”小产权“房来路无非两个,一个就是乡村里的集体土地,二就是工业园区内的居住配套用地。都给你堵住了、明确且清晰了,也就算是亡羊补牢了。
至于为什么要招牌挂,也很正常,有时候区域规划,会把工业用地和其他用地交叉混合在一起。而且从城市规划发展的趋势来看,混合用地,多功能规划必然是未来城市改造和区域规划的方向,住宅、金融、商业和写字楼用地都招牌挂了,工业用地招牌挂也是必然,不然将来一块混合用地,就工业用地部分不招牌挂?哪是哪说的清楚吗!
当然这里面也有政府管制的痕迹在内,毕竟工业用地也有利可图,政府统一一级土地开发,再招牌挂,可以明确的把这部分利润收归国有,避免国有土地流失和资产流失。而且未来产业园区和工业园区都是城市发展的方向,迟早会成为开发商追逐的热点。早年浦东特区和滨海新区让多少企业一夜暴富,这次重渝特区的规划,也引起了大量开发商对工业用地和产业用地的觊觎,所以防范于未然,杜绝开发商牟取暴利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