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全国城市住房工作会议决定,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解决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继续调整住房结构,稳定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而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规定,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并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衔接。经济适用住房属于政策性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
解读1:
多租不多补
少租不少补
根据统一政策、因地制宜的原则,具体标准由各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住房价格水平确定。其中,家庭收入和住房困难认定标准,按当地人均收入和人均住房水平的一定比例确定。廉租住房的保障面积标准,考虑当地平均住房水平及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统筹研究确定。
同时,健全廉租住房制度保障方式。廉租住房制度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对在市场承租住房的家庭发放租赁补贴,第二种是直接提供廉租住房。
目前,各地对低保家庭,按照缺房面积基本给予全额租金补贴。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扩大后,对低保家庭保留现行规定,即可按当地的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和市场平均租金给予全额补贴,对其他低收入家庭,要按照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以及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平均租金、保障对象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每平方米租赁补贴标准,计算补贴额给予补贴,多租不多补,少租不少补。
解读2:
建设农民工专用出租房
意见规定,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购房人因各种原因确需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由政府按照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回购。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购房人可转让经济适用住房,但应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具体交纳比例由城市人民政府确定,政府可优先回购。
意见同时提出,加快集中成片棚户区的改造;积极推进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引导市场运作,建设符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以农民工可承受的合理租金向农民工出租。
相关新闻
五成多消费者
因屡次加息而暂缓购房
持续加息对房地产需求方的影响逐渐显现。本月22日,题为“年内第四次加息是否会影响您的购房计划”的网上调查显示,截止到8月23日下午6时,参与调查的713人中,54.1%的消费者因为屡次加息而有暂缓购房的考虑。
尽管被调查者中有54.3%的消费者认为加息根本无法抑制房价的上涨,利率上调对房地产市场的实际影响较小,但他们认为,此举给真正购房者加重了负担,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较大。调查显示,有45.9%的消费者选择“仍然按原计划购房”,但由于受到央行屡次加息和国家对房产市场宏观调控仍将继续深化的影响,54.1%的消费者选择了观望,暂缓购房,尤其是目前房产需求不是非常迫切的购房者,更加重了其观望的心态。这当中,有26.7%的消费者选择“推迟一年买房”,有6.7%的消费者选择“推迟半年买房”,有20.7%的消费者选择“取消买房计划”。此次调查中,有11.6%的消费者认为“利率上调,房价上涨受到抑制,部分投资者会退出房地产市场”,只有11.8%的消费者认为“有助于抑制投资,平稳房价”。
尽管每次加息的幅度不大,但调查显示,屡次加息增加的购房成本,已对27.4%的“房奴”生活产生了冲击。有46.5%的购房者选择“成本明显增加,还款压力加大,但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26.1%的购房者选择“成本增加有限,可以接受,生活照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