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与张太太新婚不久。张先生,30岁,在外资企业上班,目前月收入8000元。张太太,28岁,在国家机关工作,月收入6000元,两人年终奖金相当于一个月工资。每月基本生活支出5000元,给父母孝养金1000元,小夫妻还喜欢参加一些年轻人热衷的活动,故每月另有交际相关的杂项开支费用 1500元,以及每年年度旅游支出3000元。
由于还有小额信用贷款余额本利合计6000元未清偿,每月固定偿还500元(利率12%, 尚有12期) 基金定期定额投资1500元,保险费支出200元,现拥有股票型基金20000元,定期存款10000元(利率4%),活期存款 5000元,商业保险方面,太太刚刚投保额度30万元的保障型寿险,年保费2400元(月扣200元),先生则尚未进行个人保险规划。
理财目标
张先生跟太太目前计划从父母身边搬出来住,两人心目中理想的屋子是三房两厅格局,目前总房总价大约80万元,但因手边资金有限,不知道现阶段是选择租屋或购屋较划算?未来小孩出生后,小夫妻仍想拥能有自己的房子,如果规划在3年后自行购屋,以两人目前的财务能力,不知可行否?又该怎样进行准备?
以下是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理财中心理财师张荔给出的理财规划。
收支分析:
在尚未购屋,没有房屋贷款的情况下,张先生家庭目前负债比率只有17%,基本财务状况尚称稳健良好,资产结构中,全都是金融资产,并无投资负债,低回报的存款比重达43%,整体资产属性偏保守,而负债项目中全是消费性贷款,整体负债率虽不高,但由于贷款利率远高过于存款利率,未来应优先考虑以手边存款清偿此项负债。
在收支结构部分,年度净结余为正数,支出比率78.8%,可储蓄率21.2%,以尚未购屋的年轻族群来说,算是略嫌偏低的范围。就收入面分析,主要全来自于工作收入,理财收入不多,这是年轻家庭的特色,但应该要注意到收入中断可能造成的冲击。
就支出面来看,财务负担率并不高(低于20%),负担不算太重,但是消费率高达72.1%,有过度消费之虞,进一步分析消费支出内容结构可发现,花在外食与交际费用合计高达生活支出的46.7%,略嫌偏高,应考虑适度节流。
购屋能力测算:
预计理想的房子三年后价格将由80万上涨到100万元。届时需自备金额为25万元左右,需贷款金额75万元。
以5.814%利率, 20年摊还, 每年摊还金额约6.4万元。
每年偿债能力评估:
已清偿消费负债6000元后,每年度总结余(可还房贷金额)28000 +6000 = 34000。每年摊还金额为64000元,每年偿债能力尚不足,差额30000元。
前述购屋计划无法以目前收支结构达成。可从开源节流下手,考虑减少交际费支出,部分父母孝养金,及不必要的娱乐支出,或寻找薪资更高的工作机会,通过父母亲资助。张先生的家庭可以重新安排投资规划,解决购屋问题。
财产支配:
以张先生目前的金融资产组合来看, 并无法达成10%的资金年报酬目标,从报酬率的需要来看,应调整现有资产与未来的储蓄,将股票基金的比重提高至少到七成左右,方有机会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