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正式运行,在全市二级以上的医院里,血液的储存和使用情况都将得到互通。今后,血源特别是稀有血源将能在第一时间内进行调剂调配。
记者从北京市红十字会血液中心了解到,之所以建立“北京市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是为了将全市的血液情况进行统一管理和分享。目前,本市有北京市红十字会血液中心、通州血站、密云血站、延庆血站等7家采供血机构,但这些机构之间的各自血液储存和使用情况信息都是不畅通的,而医疗机构用血之间的信息也是封闭的,这就造成一家机构或医院的某种血液用完时,不知道能从哪儿调,有时候还需患者自己想办法解决。
市卫生局表示,目前“北京市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在全市7家采供血机构、二级以上医院和市卫生局之间运行。采供血机构和用血医疗机构将共享血液类别、血液报废原因、献血类型、献血者基本情况、采血地点等主要数据。
同时,北京市红十字会血液中心,协和、北大、阜外三家医院的输血科以及通州、密云、延庆三个远郊区县的血站,目前每天通过专网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血站的库存信息。对于有血液使用需求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则每日通报网上订血的配送回复信息以及血液标签数据等。
在“医院输血管理”子系统网络中,每家医院的输血科都需要向系统通报每日血液的库存信息、临床使用及血液最终去向信息。此外,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或临床有交叉配血状况,都需要通过网络每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