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具市场非法评比表彰:治乱须用猛药
2007-09-06 09:13 来源: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
   相比典型的非法认证来说,目前在家具市场上,一场评比歪风正越刮越猛,越来越多的家具产品开始成为“权威机构”认定的著名产品。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记者 辛国奇

  北京居然之家家居建材购物中心是一家比较著名的家具市场,销售的大多是中高档家具用品,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即使在这样相对规范的市场中,各种评比仍然五花八门。

  权威推荐手法无奇不有

  在一家“皇家某某家具”名牌店里,一张白色的欧式餐桌的售价是16000多元。在这张桌子上的醒目位置,展示着“中国质量过硬名牌产品”的荣誉招牌。记者问销售人员,这些牌匾都是在什么机构颁发的,对方并没有详细解释,只是非常肯定地表示“都是权威机构发的”。

  在该市场的床具区,各品牌的评比更是花式多样。在一家主售床垫的品牌店里,墙上也挂满了各种“荣誉”,其中竟然有“中国中央机关老干部指定产品”。“中国中央机关老干部指定产品”确实价格不菲,一个普通床垫的价格为11000余元,与此相配的床头价格为6000多元,这样整张床的价格将近20000元。

  在居然之家的各个品牌店里,各种证书可谓是争奇斗胜,类似“质量可信产品”的各种“证书”数不胜数。而在记者走访的北京市的其他家具市场,这种情况大多更远甚于此。尽管家具市场证书品种繁多,但核心内容无非是对“质量”和“环保”给予担保。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应该是一种好事,家具产品的品牌成千上万,有权威机构的认定,可以帮助他们更方便选购需要的家具。

  “五一”期间,北京的刘先生与相恋多年的女友办理了结婚手续。对于刚刚完成了位于望京的新房装修的他们,近期在工作之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挑选称心如意的家具。“我们没有想到,买家具比买房子还麻烦,比装修还痛苦。”刘先生对这段时间买家具的过程叫苦不迭。而在各大家具城奔走数天之后,刘先生发现本以为很简单的一件事居然异常复杂。他说:“商家都说自己的家具是绿色产品,都摆出一堆证书,我们却根本不知道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记者采访中发现,准备买家具的人中,许多都遇到了与刘先生相同的问题。本来就没有多少专业知识,而越来越多、越来越新奇的推荐,对消费者挑选家具已构成了极大的困扰。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对日益繁多的评比、推荐,许多经销家具的商家其实早已暗中叫苦不迭。一位在北京代理两种品牌家具的童先生,私下告诉记者,现在各个品牌的家具都有质量证书和环保证书,这些证书一般都由厂家办理,商家用来招揽顾客。童先生苦笑道:“现在顾客来买家具,你拿证书出来,他说不可信,你要不拿出来,他又觉得你没有实力,非常尴尬。”

  “中国著名品牌”露出狐狸尾巴

  记者在北京北四环居然之家家居建材购物中心二楼发现,有一家名为非同家具的门店在门口摆放着为“中国著名品牌”的宣传牌。记者询问店员这个称号是谁颁发的,店员称里面有牌匾,记者看到牌匾下部的署名为“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

  记者同时了解到,颁发“中国著名品牌”的机构并不止这一家。涉嫌虚假的“锅王胡师傅”的大量宣传资料上,均印有浙江金威实业有限公司曾获得过由中国国际名牌发展协会和中国品牌企业联合发展促进会联合颁发的“中国著名品牌”的相关信息。

  据一家曾经收到过《中国著名品牌提名函》的企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其实只要交6800元就可以领到“中国著名品牌”的证书。

  在中国国际名牌发展协会的网站上,记者看到《中国著名品牌提名函》中有这样的说明:“在全国品牌调研推广中,符合产品品质,售后服务及品牌形象,就可入选中国著名品牌企业。”还有一个条款上写着:“企业收到此函后,安排专人填好申报表、盖好章备齐相关要求资料后及时同我们联络,我们在收到贵公司申报表及资料后将统一上报审批。对符合条件入选的企业将由主办单位免费授予《中国著名品牌》证书及铜牌。”然而,在下面申报表中却标明了评选统一收费为6800元。

  记者在其网站上看到,该协会这样介绍自己:中国国际名牌发展协会(China International Nameplate Development Association)(简称(ICP)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部门依法审批的专业国际品牌调研、名牌培育发展、品牌认证推广、品牌收集咨询并建立优秀品牌企业数据库的国际性、公益性、群众性、学术性和非政治性的组织机构。协会的服务宗旨是:该协会的成立将积极推动中国的品牌企业走国际化发展道路,促进中国品牌事业的有效发展,使中国优秀企业及品牌更好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协会的宗旨欲在努力做好“研究品牌、培育品牌、引导品牌、服务品牌”!协会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高级教授、导师及热衷从事品牌研究的专业人士。

  在该协会网站上,还列出了所谓的“专家团队”。记者随后打开“中国品牌企业联合发展促进会”的网页,发现两单位公布的联系电话是同一个号码。

  记者了解到,挂“中国”名头的社团组织必须登记备案,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机构在香港注册。记者登录中国民间组织网,也没有查到“中国国际名牌发展协会”和“中国品牌企业联合发展促进会”。随后记者又登录香港Com-panies Registry公司注册处查询,在登录公司注册处综合咨询系统(ICRIS)的网上查册中心,输入上述两单位的名称后,显示结果为“对不起,找不到任何相关的文件”。记者随后又分别输入“中国国际名牌发展协会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名牌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查询,显示结果如前。最后记者登录了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查询处查找,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两家组织不过是“两个牌子,一帮人马”。而这帮人马都属于一个在香港注册的“中国国际名牌发展协会公司”。该公司在大陆活动期间偷梁换柱,把公司名称摘掉,瞒天过海大搞品牌认证。其认证不过是金钱交易,拿钱就给牌。

  据了解,在国内品牌评比方面,国家有着严格的规定。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在全国实施品牌战略计划,并与有关部门成立了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统一负责开展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工作。该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出台的《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政府允许的名牌产品评价只有国家级的中国名牌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名牌,除此之外,任何部门不得搞任何其他形式和级别的评价。

  相关业内人士指出,近几年来,各种协会或私人注册的机构打着某某协会某某专家团队或者某某国家机构的旗号,乔装成企业产品与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代言人”,到处招摇撞骗,诱骗企业参评“中国著名品牌”、“最具市场畅销力品牌”、“世界竞争力品牌”等,然后让其缴纳一定的评审费后发牌。许多受害的企业明知花钱买假牌却也乐此不疲,情愿往企业品牌上涂脂抹粉,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其社会责任的缺失。加之到处是权威、名目繁多的评选与授奖机构,企业和消费者都被这牌那牌或所谓的权威迷惑了双眼。

  这些虚假认证机构与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名称相似,以假乱真;在评比上,扣以“中国”之类的大帽子,诱惑企业;在邀请企业时,以政府机关及负责人名义拉大旗作虎皮。企业打造产品品牌是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但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需要信息对称,而纷繁的品牌“高帽”则是信息不对称的体现,这不仅对企业的发展无益,对社会、对公众、对商家都有害无益。

  国家认监委:非法评价多于非法认证

  记者将在市场上了解到的情况向国家认监委进行了反馈,认监委表示将对之展开调查。

  国家认监委相关人士表示:“如今,‘认证’这个词太时髦,加上百姓对‘认证’的相关知识了解有限,社会上一些机构便以此钻空子,乱用‘认证’一词,导致真假‘认证’鱼目混珠。”据介绍,目前违法认证主要存在以下五种混乱现象:

  一、当前社会上一些非认证机构进行的表面上看似“认证”的活动,扰乱了认证市场。如一些中介机构,特别是设在政府部门下,带有“国字头”的一些行业组织及协会,将其对外开展的评价、评定、评比、论证等活动均冠以“认证”字样。

  二、某些媒体宣传报道用词不当,将一些评比、评定活动当成认证。

  三、有的广告商或产品推介部门,为达到宣传目的,随意在其产品上夸大其辞,滥用“认证”,误导消费者。

  四、还有一些人将认证机构对某种产品局部构件做的相关认证,当成是对整个产品的认证。如近期认监委针对数字电视产品“高清认证”事件特发声明澄清,目前认证机构所做的“高清认证”只是对电视显示器部分的清晰度进行了认证,并未对整个数字电视进行高清认证。而一些人为了推销产品,混淆概念,在一些数字电视机上加施“高清晰”认证标志,误导消费者。

  五、此外,一些社会组织及协会,虽然具备了相应的技术条件,却在没有得到认监委的许可下,私自从事相关认证事宜。

  同时,国家认监委相关人士指出,事实上并非所有的评价活动都是认证活动,并非所有的评价标志都是认证标志,其实非法评价往往多于非法认证。

  据介绍,根据《认证认可条例》的规定,认监委作为认证认可的主管机关,对认证认可行业具有行政监管职能。认监委现已批准了180家认证机构从事认证活动,除此之外的评价机构所作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不属于认证活动。

  据国家认监委相关人士介绍,针对近几年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过多过滥的现象、社会影响不好的情况,国务院连续下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部门关于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2007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三个文件,要求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具有行业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举办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进行全面清理。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中央编办、发改委、国资委等九个部门为该项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部署相关工作。尽管该类问题并不归国家认监委直接管辖,但是认监委还是竭力发挥出自己的“纽带”作用。

  认监委对于在清理非法认证过程中发现的不属于《认证认可条例》调整的乱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积极联系相关管理部门,由其进行相应处理。

 论坛精选
·五一好去处温榆河公园 ·热爱阅读小达人
·来早了,“不卖!” ·天通苑地铁站安检小哥
·4+4 ·第四届中国好手艺展
·热爱阅读小达人 ·签到
·祝劳动者们节日快乐! ·今日天气
·邂逅猥实花与油菜花的 ·国家植物园的南园这是
·为了这张嘴,真拼啊! ·#五一放肆嗨 颐和园已
·#五一放肆嗨 贸大南围 ·#五一放肆嗨#这个五
·#五一放肆嗨 又到了蔷 ·#望京爆料王
·大风天儿的改善一下伙 ·劳动最光荣 五一节快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