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源是中介公司的“生命线”,因此一套好的房子不仅买家在争,中介公司也在互相抢,这大大助推了竞价现象的产生。
一套房源刚挂出来两天,三十多家经纪公司争抢。
房屋信息挂上网后,一个上午接到来自中介公司和买房人的电话多达50几个,一天将近80个,严重影响工作,房主不敢再接电话,通知中介公司赶紧将房源撤下来;
房主原本叫价90余万元,结果当日,中介公司互相竞价到120余万,最后房主不卖了!房主说:因为我不知道该卖多少合适……
大部分优质房源正面临着类似一手房“排号”的现象,而且呈现越来越紧张的趋势,紧张的局面一方面是来自于整体供求的失衡,另一方面也有中介机构和个人所起的“人为”因素。来自市场的消息显示,二手房置业频遇各种真假难辨的“竞价”争购,对二手市场交易秩序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市场的监管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典型个案
卖家仨月两提价,210万涨至240万
“现在,我的房子低于240万不考虑卖”,9月4日下午,关先生又送走了一拨看房的买家,口气没有一丝的松动。关先生的这套房位于崇文门新世界家园二期,117平米的2居,南北通透。3个月前,关先生这套房源的挂牌价是210万。
据关先生介绍,由于他不在崇文门附近工作,别的地方还有房产,所以6月份他和家人一合计,准备把新世界家园的房子卖了。6月初的一个星期天,他在小区附近知名的品牌中介公司转了一圈,把自家房子的情况一介绍,得到了六七个不同的估价,随后他把中介公司的报价综合了一下,取了个差不多的中间值———210万元。“当时觉得价格还不错吧,每平米约18000元,而我当初买房时每平米还不到10000元”,关先生说。
确定了价格以后,关先生把这套房源在小区附近的中原地产、链家地产、我爱我家、中大恒基等多家中介公司挂了牌。“自从挂牌后,我每个周六周日就没干别的,都得呆在新世界家园这边,因为来看房的买家一拨接一拨,就连工作日也不断接到要看房的电话”,关先生说,这几个月的卖房生涯非常疲惫,中介公司的看房电话已经把他的手机都快打爆了。
挂牌半个多月后,关先生接到了中原地产业务员小何的电话,通知他有个客户看完房后很满意,愿意以210万买他的房子。随后,关先生见到了这个买家,双方谈得也不错,约定第二天交定金签合同。不过,这天晚上的一个电话让关先生改变了主意。另一家中介公司的业务员打电话来,告诉他有一个买家同意出220万。“最终我放弃了210万的那个买家”,关先生说,作为卖房人没有理由拒绝更高的价格。
不过,那个220万的买家却没有依约出现,这令关先生颇为恼火,意识到可能是被中介忽悠了。由于自己的心理价位已经升高,他把几家中介公司里的挂牌价同时上调至220万元。尽管调了价,但是看房电话还是络绎不绝。8月初,关先生又接到中原地产的通知,有买家可以接受220万元的价位。这时候,又有中介公司说帮他找到了愿出230万的买家。
“看房的人抢,连中介公司都在互相抢”,关先生一看这阵势,心里有了底气。8月中旬,他二话不说就把各个中介公司里的挂牌价调到了240万,而且还价的买家他一概不谈,低于240万没商量。“看着吧,五号线9月20日就开通了,地铁站离小区门口不过100米,我这房子肯定还会涨”,关先生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