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十日电 (记者 于立霄)十一日北京将迎来第八个排队日,首都文明办在此间宣布,这次将开展以“学会礼让,感受文明”为主题的“校园排队推动日”,届时全市中小学校将首次进行有序进校、上下楼梯右行礼让、课间文明活动、用餐排队等系列活动。
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不少学校将请交通队警官进校园讲课,举办模拟交通案件审判,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据悉,北京现有中小学生六十多万,他们上、放学期间正逢交通高峰时段,学生因车祸而受伤的报道时见报端,鼓励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成了此次排队日的一个重要内容。
北京近七八成的中小学生在校用午餐,因受学校食堂条件所限,几数百学生集体就餐难免混乱。教委一位官员称,该问题不是一时能解决,但教育学生用餐排队、不高声喧哗很有必要。
此次活动校方一改传统的教育方式,采用新童谣为载体,把“秩序文明、交通安全”的内容融入其中。首都文明办副主任滕毅介绍说,跳绳、做操、朗诵、游戏、演唱等各种方式都在采用,便于适龄学生由浅到深地接受。
为消灭随地吐痰的陋习,首都文明办、市教委在十一日当天将组织中小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把二十万包纳痰纸巾带入二十万个家庭。同时,教委还把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走人行横道等列入首都中小学生“十个文明形象”中。
据教委提供的最新数据表明,近三年来,北京中小学生文明素质总体状况良好,并呈持续上升趋势,在唱响国歌、尊敬师长、不随地吐痰、主动问好、轻声交谈、乘车购物、文明观赛、遵守交通规则等十个测评指标中,七个指标接近满分,其中“遵守交通规则”的测评,比去年提高了百分之四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