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九月十日讯 今天是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防治自杀日”,台湾宗教团体法鼓山人文社会奖助学术基金会与广电基金在此间举行专题座谈会,呼吁当地媒体谨慎报道自杀新闻,以给那些处于自杀高危险群的无助人士,再次拥抱生命的机会。
与会人士称,自杀是目前全球重大的医学与公共卫生议题。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一百万人死于自杀。近年来,台湾自杀死亡率节节升高,二○○五年死于自杀的人数有四千多,超过了“九二一”大地震的死亡人数。引起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重视。虽然二○○六年自杀死亡数有所下降,但因自杀行为接受急诊治疗者每年超过十万人。据分析,引发自杀的原因包括社会变动、经济不景气、健康、情感乃至政治纷扰等。
与会者认为,台湾媒体报道自杀通常未适当反映事实,经常报道名人自杀、校园自杀、家人一起自杀等新闻,并指“媒介之笔写出来有时会是‘要命之笔’。”,认为过度渲染自杀的新闻会把那些徘徊在困境中的人推向深渊,而名人的自杀事件更容易引起模仿效应。
研究者列举二○○五年四月知名艺人倪以敏自缢身亡,台湾媒体持续长达十七天密集报道该新闻,探讨这样的报道是否影响随后发生的自杀行为。据调研数据,有九成的受访者坦诚接触到此报道,而其中二成多人称该新闻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
活动主办方呼吁媒体遵守世界卫生组织自杀新闻报道规范,以免不当的自杀新闻引起模仿,导致更多的人自杀。为向有潜在自杀倾向的困境人士提供舒解压力的帮助,法鼓山人文社会奖助学术基金会成立了“你可以不必自杀”网站,并制作了由朱德庸插画的同名小册子,提醒民众关怀身边亲友,预防自杀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