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入新大学时代 以开放心态适应独立生活
2007-09-12 10:05 来源: 望京网
 

  大学生活对于新生来说,总是新奇而充满诱惑的,校园里有全国各地的口音,住宿舍再不用受父母的约束,同学、老师、上课的方式和地点,甚至社团活动、娱乐项目都是那么新鲜。但和新奇的感觉一同而来的,也有许多不适应,比如难以和宿舍的同学和睦相处,要开始为从来没有考虑过的钱的问题操心,甚至在看到同学谈恋爱时也会感到心里不平衡。

  要学会真正的独立生活,这些问题将是每个大一新生必须经历的磨炼。

  9月5日晚上6点半,刘海骅老师来到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给新生做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他指出大学生面临的挑战主要有3个:客观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的适应、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和评价。

  人民大学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的胡邓主任说,大一上半学期,会有80%的新生感到不适应,体现在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学习的不适应和个人成长的不适应。

  一些同学不习惯集体生活和熄灯制度,个体间生活方式的差异会让他们不舒服;一些在初高中时期被管束得厉害的学生,面对突然到来的自由反倒感到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有些人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第一次独立生活会生出孤独感,自理能力的缺乏让他们面对各种问题时不知如何应对;一些从农村来的孩子,面对城市学生光鲜的衣着,丰富的信息量,会产生自卑感。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心态调整得以解决。

  在今年的大一新生入校前,高校校园里还多了一个新话题,就是允许在校大学生合法婚育,虽然多数新生觉得这个问题离自己还很远,但不得不承认这是学校对学生管理的一个重要变化。

  对新生来说,最实际、最近在眼前的莫过于经济问题。不少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因为考上了大学,电脑、手机、MP3、服装、旅游……一样不能少,但最终他们发现这种无计划、无控制的消费只能让自己的生活一团糟。专家们建议,新生一入校,就应该有理财头脑,学会理性消费。

  在新领域寻找自身新价值

  专业声音

  胡邓,人民大学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主任

  经过高考拼杀的学生带着美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失落感。如何调整这种失落感?

  其实,到了大学后,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学生要树立信心,不要对过去耿耿于怀。面对失落,要勇于开拓新的领域,在新的领域中寻找新的价值。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南方小伙子,他高中时是校辩论队的队长,可是到了大学后参加演讲比赛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他很失落。我开导他,当不成辩论队队长可以当个其他队长。后来他迷上了摄影,并得到大家的认可,重新获得了自信。

  另外,新生可以多参加学校的活动,与同学加强了解和交流,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对开拓眼界和开放心胸有好处。

  还要多认识些学长,他们会给出很多有用的建议,遇到生活中的困惑时找学长商量也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新生活关键词1:心态调整

  自信是良好人际交往的前提

  心理教育被称为高校新生教育的第一课,如何让大学4年过得充实又美好,刚入学的心态调整至关重要。 

  今年考上人大的北京姑娘刘洋9月5日去学校报道,她被分进6人一间的宿舍。虽然之前没有住宿舍的经历,但有过夏令营的集体生活体验,刘洋对宿舍生活还比较适应。很快,她和同宿舍的同学就成了朋友,还约好了周末一起去逛北京城。

  但小夏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夜猫子型的她在熄灯后毫无睡意,又遇到宿舍有人煲电话粥和打鼾,她更是又急又气却毫无办法。

  大一新生在人际交往中会遇到很多不适应,原因在于高中应试生活让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建议:新生在人际交往中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意识到他人都是有心理、文化背景的,了解他们的背景,可以避免一些矛盾;

  自信开放的心态,是良好人际交往的前提;

  在自己的价值体系内,有条件地接纳他人;

  学会说话,勇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但不伤害他人;

  能坦然接受与他人交往中发生的事件。

  新生活关键词2 校园理财

  通过预算避免“寅吃卯粮”

  对于刚踏入大学门槛的新生来说,总有一大堆的理由花钱,别说理财,理性消费都常常难以做到。学会校园理财,一方面可以避免开学第一学期就“寅吃卯粮”,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我规划和控制能力。

  大二女生小范说,去年她考上了大学,父母按每个月800元的标准为她提供生活费。可是一入校,她就购买了电脑、MP3,还买了不少衣服,参加了几次老乡聚会,结果头一个月就花了6000元,比半年的生活费还多。专家说,大学生消费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最高限额。因此,编制预算是理财的基础。

  对于一名大一新生来说,日常的消费,如伙食费、交通费、通讯费、日用品花费以及一些交际费用等,都可以通过预算来控制。方法就是将最高消费限额一次性分别打入饭卡、交通卡、充值卡和专门用于消费的银行卡中,只在身上留少量现金应急即可。

  建议:专家表示,由于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不建议大学生使用可透支的信用卡。新生入校后,可以办理两张银行借记卡,一张专门用以存放较大额度的款项,比如开学时家长给的一学期的生活费等。另一张则每月存入一定金额,专门用于外出刷卡消费。

  【小窍门】

  更改存款方式

  获取更多利息

  如果一次性在账户内存入5万元以上,可以选择七天通知存款,因为通知存款利率高于活期存款利率,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息。

  5万元以下的存款也可以通过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定活两便等方式获得比活期存款更高的利率收益。

  新生活关键词3:校内婚育

  是正当权利但很遥远

  今年8月,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公安部共同出台了有关规定,指出对高校已婚学生合法生育,学校将不得以此为由令其退学,并建议已婚女学生生育期间办理休学手续。

  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一新生张毅说,入校前他就知道允许已婚大学生合法生育的政策,“我觉得很正常,这是法律赋予大学生的个人权利。”但张毅说,他绝对不会因此就考虑在学校期间结婚生孩子,“这是对自己、对他人、对下一代的不负责任。我认为大学期间当然还是要以学习为重。”

  张毅的同学岳隆也表示,结婚生子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很遥远。“但如果我身边有同学选择这样去做,我也尊重他们的决定,毕竟这是别人的私事。”

  【校方声音】

  不提倡在校大学生婚育--北京某高校学生处负责人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我们是不提倡在校大学生婚育的。因为大学生经济状况不独立,住宿等条件也不好解决,心理上也不够成熟,很多方面都没有做好准备。今年出台的新政策属于高等教育法的一部分,我们也印在《学生手册》上发给了每一位大一新生,但没有强调这一新政策的补充,可以说是淡化宣传,毕竟我们不鼓励这样的行为。

  当然,如果有符合国家婚育政策的,需要结婚或生育,学生可以向学生处提出申请,学校原则上不会阻止,但会与他们谈心,与其沟通具体原因,做思想工作。因为即便是从提倡晚婚晚育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希望新生谨慎考虑。

  新生炒股先确立风险意识

  校园热点

  目前股市火热,不少大学新生也跃跃欲试。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梁雨谷表示,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大一新生投身股市是一件好事,因为炒股能学到基本的市场知识,对市场的感受更真切。

  梁雨谷说,中国的学生很少受到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而国外的孩子通常从中小学就开始有投资意识了。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把炒股当作一种学习,他很赞同。

  但梁雨谷提醒,大一新生炒股必须先建立风险意识。特别是经济状况紧张、经济上尚不独立的同学应远离股市,千万不要拿父母给的生活费来炒股,更不能指望以此来赚钱谋生,否则一旦遭受失败,将给自己和家庭背上沉重的负担。

  学生应用勤工俭学的收入,抱着学习的心态进入股市。

  坦诚相处 直接沟通

  私家经验

  杨静,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会主席

  宿舍把原来完全不认识的天南地北的人聚集到一个屋檐下,开始都是有磨合期的。想尽快度过磨合期,首先要多聊,多了解他人;多关心他人,有事尽量帮忙;多观察,了解别人的习惯,不要触犯他的禁忌。大家相处要坦诚,有什么问题直接沟通。

 论坛精选
·豆包告诉我这是毛地黄 ·爱惜粮食
·节约粮食 按需取餐,光 ·89年阿姨回村养老~今天
·#节约粮食小标兵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邻友随手拍#奶油炸糕 ·#节约粮食小标兵
·撞人了 ·#节约粮食小标兵+认真
·凉水河感受宮崎駿の夏 ·#节约粮食小标兵
·我这午餐可还行?! ·真美丽
·今天吃小面儿了 ·这豆汁也算高级起来了
·全网找长发美女~贴照片 ·求职
·财富修仙图你在那一层 ·天气预报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