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北京市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造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2004年9月2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61次市长办公会议决定,在2007年底前对奥运场馆周边及四环路以内的171个城中村进行整治。按照"城中村"三年整治计划,自2005年开始,北京市对环境脏、乱、差的"城中村"进行拆除整治。3年来,171个"城中村"已经有121个基本完成拆除任务,有些已经完成了环境建设。2007年的22个"城中村"都正在陆续拆迁之中。
(改造前)
(改造后)
和平里中街14号院,改造前后对比
奥运场馆周边的"城中村"成为整治重点
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北京把整治奥运场馆周边的"城中村"作为整治拆迁的重点。一个个脏乱的"城中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处处绿树成林,芳草如茵,曲径通幽的开放式花园。
位于老山奥运场馆周边的北京六建宿舍,原是北京六建公司的青年周转房,随着人口的增长,原来作为单身宿舍的房屋开始变为职工和居民居住。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房屋147间。常住人口168人、49户的"居住小区"。因为人口增多,很多住户在原住房周围私搭乱建了部分建筑物,与周边的环境极不协调。为净化奥运场馆周边的环境,石景山区市政管委对奥运场馆周边北京六建公司这一"城中村"进行了拆除。石景山区投资380多万元,对拆除后10000多平方米的区域进行了园林绿化。
如今的六建宿舍已变成上万平方米的绿化园区,以栾树、国槐为基调树种,栽植的雪松、白皮松、油松作背景衬托,构成草地、花丛、色带、树丛等竖向层次丰富的园林景观。在附近居住的周大爷对记者说:"以前楼前面都是平房区,夏天蚊蝇滋生,垃圾遍地,吵闹声大,也没人管理。现在这里植树、种花,美化了环境,空气清新,人的心情也舒畅了!"
朝阳区大郊亭是直接为奥运羽毛球馆建设腾退建设用地的"城中村"项目。在拆迁任务重,时间要求紧的情况下,北京市克服各种困难按时完成了建设用地上的拆迁任务,确保了奥运羽毛球馆的如期开工。
———— 相关报道 ————
◎
热带风情十足的椰子树是海口的市树,也是海口乃至海南岛的标志性植物。满城丰姿绰约的椰子树,曾给海口带来"椰城"的美誉。但在近年来热火朝天的改造城市道路进程中,一棵棵长期为人们遮阳挡雨、见证海口历史发展的椰子树竟然被无情砍伐,淡出繁华市区,令本地市民和慕名而来的游客痛惜椰城风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