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两房改 安居梦何如? 破局:建立多层次楼市
2007-09-25 09:15 来源: 经济参考报
      7天前,国务院主持召开了全国住房工作会议,会议中心任务就是明确下一阶段的住房保障工作,全面贯彻落实“24号文”。

 

所谓“24号文”,就是8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其核心内容是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

 

“这是一次继1998年房改之后的又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房改。”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如是说。

 

检讨“全盘市场化”

 

1998年,那是一个亚洲经济动荡、危机四伏的年份。

 

是年6月,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与住宅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一份后来被看作房改纲领性文件的国发23号文,开启了以“取消福利分房、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为核心的住房制度改革。新中国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福利分房制度寿终正寝,“市场化”成了房地产市场的主题词。

 

经济年鉴这样记载,1998年,东南亚的楼价一落千丈,亚洲金融危机席卷而来。中国尽管没有受到危机直接冲击,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内需不足、消费不旺的局面。

 

曾参与当年房改政策制定过程的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说,启动房改的最初动机就是要使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在那时,目标清楚。

 

金融政策也为这一目标作了相应的安排。1999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在“积极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引导下,贷款买房、按揭等新概念开始登陆中国内地。

 

斗转星移,时移事异。如今,在商品房时代进入到第十个年头时,人们才发觉,当年过分强调房地产全盘市场化对拉动内需的作用时,顾此失彼了,甚至走向了极端——重市场、轻保障。

 

十年过去了,大约只有5%的城镇居民享受到了经济适用房的恩惠。

 

十年一觉安居梦,房价已上九重霄。现如今,高在云端的房价让多少望楼一族,徒生今夕何夕之叹。

 

房改纠偏:保障的归保障,市场的归市场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找不到一个国家以完全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居民的居住问题。

 

眼下,我国在住房制度安排上已出现喜人的改变。24号文明确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日前也指出,今后将强化地方政府在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中的责任,提高住房用地在建设用地中的比例,提高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在住房供应中的比例,加快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

 

针对不同的房屋需求,采取不同的解决之道。这在24号文中已体现得较为明显。政府保障的对象是低收入者的安居型需求,通过保障房(经济适用房或者廉租房)来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中等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则可以通过双限房政策得到解决,同时辅以一定的金融支持。而对于投资型需求,则任其进入商品房市场去解决。

 

这样一个安居、改善、投资需求各有满足渠道的多层次楼市,才可能是一个良性的楼市。这样住房制度性安排诞生之日也正是高房价困扰之下的中国房地产僵局破解之时。

 论坛精选
·当今社会不生病、没有 ·手气杠杠滴啊!
·羊蝎子滋补锅 ·阅读小达人
·以创新与转型开启新征 ·热爱阅读小达人~读《海
·热爱阅读小达人——《 ·美的历程读后感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小达人 《钢
·看小猪变形记 ·当旅游遇见9级大风沙
·今天山西太原市某小区 ·天津一日游,第五站~
·看来这姓董的背景也一 ·热爱阅读小达人
·加话#热爱阅读小达人 ·努力读书终身学习
·懂得前行 ·热爱阅读小达人活动
望京网 2008